时间: 2025-04-26 07:3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19
赋遗经阁 张栻 〔宋代〕
生世岂云晚,六籍初未亡。 向来言外旨,瞠视多茫茫。 隐微会见独,如日照八荒。 始知传心妙,初岂隔毫芒。 绝学继颜孟,淳风返虞唐。 读书无妙解,数墨仍寻行。 况复志宠利,荆榛塞康庄。 自云稽古功,此病真膏肓。 君家屹飞阁,面对群山苍。 匪为登临娱,牙签富书藏。 邀予为着语,会意讵可忘。 一洗汉儒陋,活法付诸郎。
在世岂能说晚,六经原本未亡。 一直以来言外之意,瞪眼多茫茫。 隐微之处独见,如日照八荒。 始知传心之妙,初岂隔毫芒。 绝学继承颜孟,淳风回归虞唐。 读书无妙解,数墨仍寻行。 何况志在宠利,荆榛塞康庄。 自云稽古之功,此病真膏肓。 君家屹立飞阁,面对群山苍。 非为登临娱乐,牙签富书藏。 邀我为着语,会意岂可忘。 一洗汉儒陋习,活法传诸郎。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学问研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为友人的藏书阁“遗经阁”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儒家经典的尊崇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也批评了当时社会上追求名利的风气。
这首诗通过对“遗经阁”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尊崇和对学问的追求。诗中“生世岂云晚,六籍初未亡”表明作者认为即使在世已晚,但六经的精髓并未消失。“隐微会见独,如日照八荒”则形容学问的深邃和广泛。诗中还批评了当时社会上追求名利的风气,认为这种风气阻碍了真正的学问研究。最后,作者希望通过“遗经阁”传播真正的学问,洗去汉儒的陋习,传承灵活的学习方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儒家经典的尊崇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批评了当时社会上追求名利的风气,希望通过藏书阁传播真正的学问,洗去汉儒的陋习,传承灵活的学习方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六籍”指的是什么? A. 六种书籍 B. 六经 C. 六种技艺 D. 六种经典
诗中“隐微会见独,如日照八荒”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学问的深奥 B. 学问的广泛 C. 学问的深邃和广泛 D. 学问的传承
诗中“一洗汉儒陋,活法付诸郎”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洗去汉儒的陋习 B. 传承灵活的学习方法 C. 洗去汉儒的陋习,传承灵活的学习方法 D. 传承汉儒的学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