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8:56
挽汪守宗博二首
虽则凝香无几日,
攽条下教得民和。
迎来境内风谣美,
仙去城中巷哭多。
应似柳侯驱疠鬼,
又疑包老作阎罗。
眼看青史常如此,
命制于天可奈何。
尽管香气凝聚的时间不多,
但在春风中教化百姓使其和谐。
迎来了境内的风调雨顺,
却在城中巷里传来哭声频多。
想必像柳宗元驱赶瘟疫的鬼怪,
又怀疑包公像阎罗王一样。
眼看青史总是如此,
命运的安排在天,我们又能如何呢?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伯华,号天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以抒怀和时事为题材,具有强烈的个性与深刻的思考。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是为悼念汪守宗而作,表达了对其去世的悲痛,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汪守宗为人和善,重视民生,其去世令作者感到深深的惋惜。
这首诗通过对汪守宗的悼念,展现了刘克庄对社会与历史的思考。诗中开篇以“虽则凝香无几日”引入,体现出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紧接着以春风和民和相结合,表现出汪守宗生前的努力与成就。接下来的“迎来境内风谣美,仙去城中巷哭多”则是对其去世后社会的反应,展现出人们对其的怀念与哀痛。
“应似柳侯驱疠鬼,又疑包老作阎罗”,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将汪守宗的品德与柳宗元、包拯相提并论,强调其清白与为民之志。最后两句“眼看青史常如此,命制于天可奈何”则是对历史与命运的无奈感叹,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亦引发了对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出刘克庄的诗歌艺术魅力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这首诗是为谁而作的?
“应似柳侯驱疠鬼”的“柳侯”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包老”代表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