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5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54:29
原文展示:
布袍萧索不胜凉,坐爱芳心共日光。何用门前看五柳,始知秋后有重阳。故园栽处田应熟,小市开时药正香。自古交期须岁晚,相过不敢避风霜。
白话文翻译:
我穿着单薄的布袍,感到寒冷难耐,却喜欢坐在阳光下,感受芳香与温暖。何必在门前看着五柳树,才知道秋天过后就是重阳节。在故园种植的地方,庄稼应该已经成熟,小市场开放时,药材的香气正浓。自古以来,交友的时机往往在年末,即使面对风霜,我们也不敢回避。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日的宴会上,作者感慨时光流转,友情珍贵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日的宴会上,作者感慨时光流转,友情珍贵而作。诗中提到的“十月菊”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重阳”则是传统的节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描绘布袍的单薄、菊花的芳香、五柳的隐逸、重阳的节日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布袍萧索不胜凉”一句,既描绘了秋日的寒冷,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孤寂。而“坐爱芳心共日光”则展现了作者在寒冷中寻找温暖的心态。后两句通过对故园和市场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秋日的丰收和生活的气息。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即使在岁末风霜中,也不敢回避相聚的时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感慨时光流转和珍视友情。通过秋日的景象和重阳的节日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布袍萧索不胜凉”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温暖 B. 秋天的寒冷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严寒
“坐爱芳心共日光”中的“芳心”指的是什么? A. 梅花 B. 菊花 C. 兰花 D. 桃花
诗中提到的“五柳”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王维
“自古交期须岁晚”一句,强调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友情的珍贵 C. 节日的氛围 D. 生活的气息
答案:1. B 2. B 3. C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