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8:04
原文展示:
史千户生挽诗 李东阳 〔明代〕
举世无端奈死何,谁能生作葬时歌。 漫劳庄子忧蝼蚁,且胜藤州卧薜萝。 墓木又生人未老,湖亭不动水空波。 史官今日书名姓,已附他年达士科。
白话文翻译:
整个世界都无可奈何地面对死亡,谁能活着时创作自己的葬歌呢? 不必像庄子那样担忧蝼蚁,宁愿胜过在藤州卧于薜萝之中。 墓旁的树木再次生长,而人还未老去,湖边的亭子静止不动,水面只有空荡的波纹。 史官今天记录下名字和姓氏,已经附属于将来有才之人的行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学领袖,与杨慎、唐寅并称“吴中三才子”。李东阳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为史千户所作的挽诗。挽诗是古代文人为逝者所作的哀悼诗,但这首诗却是在史千户生前所作,表达了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首句“举世无端奈死何”直接提出了对死亡的无奈,但紧接着的“谁能生作葬时歌”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即在生前就预见并接受死亡。后两句通过对庄子和隐居生活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生命的积极态度。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时间和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和对被后人记住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诗人通过对庄子和隐居生活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对生命的积极态度。通过对时间和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和对被后人记住的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举世无端奈死何”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深刻思考? A. 生命的意义 B. 死亡的无奈 C. 时间的流逝 D. 历史的记载
诗中“谁能生作葬时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悲观 B. 超脱 C. 无奈 D. 恐惧
诗中“漫劳庄子忧蝼蚁”引用了哪个典故? A. 庄周梦蝶 B. 庄子忧蝼蚁 C. 庄子齐物论 D. 庄子逍遥游
诗中“且胜藤州卧薜萝”中的“藤州卧薜萝”比喻什么? A. 隐居生活 B. 安逸生活 C. 忙碌生活 D. 艰苦生活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