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芳草

《芳草》

时间: 2025-05-07 22:59:52

诗句

春风催百卉,草色遍相侵。

到处没马足,有时惊客心。

远连空汉上,寒漾碧波浔。

独有明妃冢,青青恨至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9:52

原文展示:

芳草
春风催百卉,草色遍相侵。
到处没马足,有时惊客心。
远连空汉上,寒漾碧波浔。
独有明妃冢,青青恨至今。

白话文翻译:

春风吹拂,百花竞相开放,绿草的颜色无处不在。
到处都没有马蹄的踪迹,偶尔会让路过的旅人心生惊悸。
远处连接着空中的银河,寒意荡漾在碧波之上。
唯有王昭君的墓,青葱草木中带着无尽的遗恨,至今难以释怀。

注释:

  • 春风催百卉:春风催促着百花开放,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草色遍相侵:草色遍布,形容草木茂盛。
  • 没马足:马的足迹消失,意味着这里宁静无人。
  • 惊客心:旅人被这种宁静的景象所震惊,产生情感共鸣。
  • 空汉:指天空中的银河。
  • 寒漾碧波浔:寒风吹动着碧波,浔是水边的意思。
  • 明妃冢:指王昭君的墓,昭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她的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古度,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致和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怀念。王昭君因其悲剧命运和对国家的贡献而被后人铭记,诗中通过草色和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芳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诗人在描绘草色与百花的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首句“春风催百卉”中,春风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生命复苏的象征。接下来,诗人通过“草色遍相侵”展现出春天的盎然生机,然而“到处没马足,有时惊客心”则转向一种孤寂的情感,描绘出春日的宁静,但这份宁静却让路过的旅人感到惊异,似乎暗示着一种失落感。

在后两句中,“远连空汉上,寒漾碧波浔”描绘了远方的银河与水波,诗人用“寒漾”二字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情绪,令人联想到历史的悠久与时间的流逝。最后一句“独有明妃冢,青青恨至今”则是诗意的高潮,王昭君的墓成为了整个诗的情感核心,青青的草木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是无尽的遗恨与怀念,表现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历史思考交织在一起,让人不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引发对过往岁月的深思,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风催百卉:春风的温暖刺激了百花的绽放,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草色遍相侵:草色的繁盛遍布四方,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
  • 到处没马足:宁静的环境中没有马蹄声,暗示了这里的孤寂与宁静。
  • 有时惊客心:这种宁静偶尔让经过的旅人感到一丝不安,暗示内心的惆怅。
  • 远连空汉上:远处的银河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相连,表现出一种遥远的梦想与追忆。
  • 寒漾碧波浔:水面在春风中微微荡漾,带有一丝寒意,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
  • 独有明妃冢:王昭君的墓地成为诗中唯一的情感寄托,引发对她命运的思考。
  • 青青恨至今:青葱的草木承载着无尽的遗恨,表现出历史的沉重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春风催百卉”比喻春天的到来与万物复苏。
  • 拟人:草色与春风似乎有了生命,给人以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寒漾碧波浔”中的“寒”和“碧”,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王昭君的历史悲剧,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生命的复苏,带来希望与生机。
  • 草色:代表自然的繁盛与美好。
  • 马足:象征人类活动的痕迹,暗示孤独与宁静。
  • 明妃冢:王昭君的墓,象征历史的悲剧与遗恨。
  • 碧波:水的象征,柔和而富有流动感,传达情感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妃”指的是谁? a) 杨贵妃
    b) 王昭君
    c) 西施

  2. “寒漾碧波浔”中的“寒”指的是什么情感? a) 温暖
    b) 悲伤
    c) 兴奋

  3.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哪个季节?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答案:

  1. b) 王昭君
  2. b) 悲伤
  3. c) 春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历史的沉重。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更侧重于隐逸与自然的和谐,而林古度则通过春景引发历史的思考与情感的共鸣。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的诗歌强调豪放与饮酒作乐,而林古度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与对历史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昭君与古诗词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楼春 其二 玉楼春 有感 玉楼春 玉楼春 玉楼春(题上林后亭) 玉楼春 梦中作春情一阕,醒后续成夏秋冬三词 玉楼春 玉楼春 玉楼春 玉楼春(闻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隔结尾的成语 閠字旁的字 走马上任 包含飙的词语有哪些 骊姬 应对不穷 各从所好 黄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墙高基下 修身慎行 强硬 牙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惩恶扬善 酒脸 朴野 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