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2:3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2:30:41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杜牧
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
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
故国杳无千里信,采弦时伴一声歌。
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这首诗的意思是:夜晚谁会在这里过客?我独自感受到这美丽的风景却感到愁苦。北飞的大雁在凄冷的霜天中迷失了方向,庭院中的树木在月光下显得空荡荡的。故乡遥远,无法寄送千里之外的消息,只有我在弹琴时伴着一声歌唱。我的思绪只等待城里的乌鸦叫醒黎明,我站在屋檐下,几次朝着白河的方向眺望。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樵夫,晚唐诗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曾任多职。他的诗歌以清新秀丽、情感丰富和意象独特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
这首诗写于杜牧在郡斋的秋夜,寄给当时的朋友许秀才。这一时期,杜牧面临着个人的政治困境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流露出强烈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全诗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的感受。开头两句道出诗人对过客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孤寂与期盼。风景的美丽与愁苦相映成趣,突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因孤独而感到无奈。
中间两句提到北飞的大雁和空庭的月光,意象鲜明,构成了秋夜特有的清冷气氛。大雁迷失在霜天,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庭树在月光下显得空寂,更加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感。
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消息的渴望,以及在孤独中自我解慰的情绪。弹琴伴随歌声,虽然身处异地,却仍希望能通过音乐来寄托思乡之情。最后一句“几对虚檐望白河”,不仅描绘了清晨的情景,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杜牧的独特艺术风格,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围绕着思乡与孤独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在美丽的秋夜中,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期盼。
诗中“有客谁人肯夜过”表达了什么情感?
“边鸿怨处迷霜久”中的“边鸿”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河”象征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思乡主题上的情感表达方式各有千秋,丰富了古典诗词的情感层次。
以上是对《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的全面解析,涵盖了诗歌的内容、背景、鉴赏等多方面,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