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0:07
一宵何期此灵境,
五粒松香金地冷。
西僧示我高隐心,
月在中峰葛洪井。
这一夜,我怎么会在这灵秀的境地,
五颗松香的香火,金色的地面显得冷清。
西方的僧人向我传达高洁的心志,
月光洒在中峰的葛洪井上。
陈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以清新、深邃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宿天竺寺》创作于诗人一次夜宿天竺寺时,受到自然环境的启发与心灵的感悟。诗人在静谧的夜晚,思考人生与追求,感受到高洁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宿天竺寺》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夜宿寺庙时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自然与心灵的深刻思考。首句“一宵何期此灵境”表达了诗人对灵秀景色的惊讶与赞叹,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他在这夜晚体验到难得的灵境之美。接下来的“五粒松香金地冷”则通过具体的意象,营造出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画面,松香的香气弥漫在金色的地面上,形成了一种优雅而孤寂的氛围。
“西僧示我高隐心”一语中,西方僧人的出现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尚的理想,传达了隐逸精神的感染力。最后一句“月在中峰葛洪井”则将景与情结合,月光洒落在葛洪井上,既是对古人追求长生的向往,也是对自我心灵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心灵追求的交融,呈现出一种淡雅而深邃的美感,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高洁心志的追求,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在于追求高洁的心志与内心的宁静,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陈陶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西僧”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鹿柴》(王维)与《宿天竺寺》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后者则着重于心灵的宁静与高洁思想的传达。两者在意境上相互呼应,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