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3:45
醉倚斑藤杖,闲眠瘿木床。
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
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
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
我醉倒倚靠着斑斓的藤杖,悠闲地在瘤木床上打盹。
案头摆着修炼气息的秘诀,炉中飘散着清香的真香。
生活虽然简朴,但闲适的心境却很悠长。
秋天的茶水不要在夜里饮用,自己新炒的松浆才是最好。
作者介绍:张籍,字公寿,号宗悫,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66年,卒于公元830年。他的诗风格多样,既有咏物抒怀之作,也有直抒胸臆的政治诗。张籍的诗多关注生活的细节,反映个人情感和生活状态。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中秋时节,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在唐代,诗人们常常借助节日抒发情感,张籍在此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秋天的独特情感。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而清雅的生活状态。首句“醉倚斑藤杖”,描绘了诗人在醉酒后的放松与惬意,斑斓的藤杖不仅是生活的工具,更是生活情趣的体现。接着,诗人提到“闲眠瘿木床”,更进一步地刻画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瘤木床的选择也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案头行气诀”与“炉里降真香”的对比,体现了人在生活中追求精神世界的渴望。气诀的存在令人联想到修身养性,而真香的飘散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接下来的“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诗人通过对比节俭与闲适,表达了对生活品质的深刻理解,真正的富足并不是物质的丰富,而是心灵的宁静与自在。
最后一句“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则是在提醒自己珍惜当下,秋茶虽好,但在夜晚饮用便失去了那份清新,松浆的自制则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选择。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闲适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珍视,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精神世界的关注,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斑藤杖”象征什么?
诗人提到的“秋茶”在何时饮用比较好?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但张籍更侧重于简朴生活的宁静,而李白则更多体现了对孤独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