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1:28
春情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青楼晓日珠帘映,
红粉春妆宝镜催。
已厌交欢怜枕席,
相将游戏绕池台。
坐时衣带萦纤草,
行即裙裾扫落梅。
更道明朝不当作,
相期共斗管弦来。
春天的早晨,阳光透过珠帘映照在青楼上,
红妆的女子在镜子前急于打扮。
她已厌倦了交欢的缠绵,想要与友人一起嬉戏,
于是我们便相约在池台边游玩。
坐着的时候,衣带被细草缠绕,
走动时,裙裾轻扫落梅的花瓣。
更有朋友说明天不必再约会,
我们一起期待着来日的音乐盛会。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浩然,号孟溪,襟怀壮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
《春情》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常在春季聚会游玩,诗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
《春情》是一首描写春日欢愉的诗,诗人在和友人嬉戏游玩的过程中,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人们的愉悦心情。开篇通过青楼、珠帘、红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而美丽的春日氛围,展示出春天的温暖与活力。诗中对女子妆容的描绘,不仅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欣赏。
接着,诗人通过“已厌交欢怜枕席”的句子透露出对短暂欢愉的厌倦,转而追求更为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对深层次情感的渴求与对美好友情的珍视。后面的描写中,细草、落梅等意象不仅增强了春天的氛围,也象征着轻松与幽雅的生活态度。
结尾处提到“明朝不当作,相期共斗管弦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欢聚时光的期待,突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这首诗在轻松愉快中又带有一丝淡淡的惆怅,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情感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生活中轻松愉悦的态度,反映了人们在春天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青楼”,它主要指什么?
A. 山水
B. 风月场所
C. 学校
诗人对“交欢”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倦
C. 忽视
诗中的“裙裾扫落梅”表现了什么?
A. 走动时的优雅
B. 梅花的香气
C. 春天的寒冷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