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岘山饯

《岘山饯》

时间: 2025-05-06 18:09:23

诗句

贵贱平生隔,轩车是日来。

青阳一觏止,云路豁然开。

祖道衣冠列,分亭驿骑催。

方期九日聚,还待二星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9:23

原文展示:

岘山饯
孟浩然 〔唐代〕

贵贱平生隔,轩车是日来。
青阳一觏止,云路豁然开。
祖道衣冠列,分亭驿骑催。
方期九日聚,还待二星回。


白话文翻译:

这一生的贫富差距,使我们相隔遥远,而今天你却乘着华丽的车子前来。
在青阳的阳光照耀下,我们的相见正好停留,仿佛通向云端的道路也豁然畅通。
祖辈的教诲和衣冠齐整,分亭的驿站催促着马匹前行。
我们原本期待在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相聚,还要等到二星的出现才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贵贱:指的是社会地位的高低。
  • 轩车:华丽的车子,象征着高贵的出行。
  • 青阳:指的是阳光明媚的天气。
  • 觏止:相见,停留。
  • 云路:比喻通向远方的路。
  • 祖道:先辈的教诲和传承。
  • 衣冠:指的是穿着和仪表。
  • 分亭:指的是驿站的分开,象征行程的开始。
  • 九日聚:指的是重阳节。
  • 二星:指的是二星,即二十八宿中的星宿,象征着时间的等待。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象征着辟邪和长寿。
  • 青阳:在中国文化中,青阳常常用来代表良好的天气和美好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湘川,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齐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岘山饯》写于孟浩然与友人分别之际,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诗中通过对社会地位的反思,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岘山饯》是一首抒情诗,细腻地描绘了友情与重聚的主题。诗开头以“贵贱平生隔”引入,直白地指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接着,作者描绘了友人来访的场景,搭配“轩车”的华美,给人以视觉冲击,同时也反映出彼此间的身份差异。

“青阳一觏止”一句,恰如其分地点明了重逢的美好时刻,阳光洒在二人的身上,仿佛为这一见面增添了非凡的色彩。而“云路豁然开”则象征着前方的畅通无阻,寓意着他们的友谊如同云路一般,开阔而无阻。

最后两句“方期九日聚,还待二星回”则流露出对再次相聚的期待,通过重阳节的意象,表现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和对人情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既有离别的惆怅,也有重聚的欢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贵贱平生隔:强调了社会地位的不同,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2. 轩车是日来:描写友人乘车而来,突显其地位的显赫。
  3. 青阳一觏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友人相见,温暖而美好。
  4. 云路豁然开:象征着通往未来的畅通无阻,表达了对友谊的期待。
  5. 祖道衣冠列:提及祖辈的教诲,强调传统与礼仪。
  6. 分亭驿骑催:描述旅途的紧迫感,暗示即将分离。
  7. 方期九日聚:提到重阳节,表达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8. 还待二星回:借用天象来表达时间的等待和希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贵贱平生隔,轩车是日来”,对比社会地位及出行方式。
  • 比喻:云路象征着通往未来的希望与畅通。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加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友情为主线,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隔阂与期待。通过对自然、社会地位与时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渴望重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贵贱:象征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的距离。
  2. 轩车:代表富贵、荣耀。
  3. 青阳:寓意美好时光与温暖。
  4. 云路:象征未来的希望与畅通。
  5. 重阳: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长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岘山饯》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维
    • C) 孟浩然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轩车”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富贵
    • C) 自由
    • D) 旅行
  3. “方期九日聚”中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清明节

答案:

  1. C) 孟浩然
  2. B) 富贵
  3. B) 重阳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岘山饯》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王维的诗通过描写送别时的情景,展现了离别的伤感;而孟浩然的诗则更加强调了重聚的期待与社会身份的反思。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孟浩然诗词研究》

以上为《岘山饯》的相关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二 采桑子 誓死赤脚,夏不饮水,冬不向火 采桑子 采桑子 晓醒 采桑子 采桑子 秋夕 采桑子 武陵归,夜泊吴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门桃李 藕合 包含损的成语 散伯 鸣剑抵掌 包含脸的成语 几字旁的字 浑合 人生在世 文武双全 瓜字旁的字 胸腋 太阿 豸字旁的字 大喜过望 青字旁的字 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