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0:51
善出於人元即性,在人在我本无殊。常人未免为私累,上圣之心道与惧。
善良出自于人的本性与生俱来并无差别。常人难免受到私欲的束缚,而圣人的内心则对道理和恐惧有着深刻的理解。
本诗提到的“善出於人元即性”借鉴了儒家思想,强调人性本善的理念,出自《孟子》一书,孟子认为人皆有善性,只是后天环境使人偏离。此句表达了对人性本质的理解。
陈普,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哲理性的诗作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结合道德伦理与个人感悟,展现出一种理性思考的风格。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人性和道德的关注尤为强烈。诗人在这种背景下,借古人之言,抒发对人性善恶的思考与感悟。
《善与人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通过对人性和道德的探讨,展现出了诗人对人类本质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善出於人元即性”引入,指出善良是人类的根本属性,强调了人性中的善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这种观点与儒家思想相契合。
接着,诗人提到“常人未免为私累”,意指普通人受到私欲的影响,难以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善良。这一段揭示了人性中私欲的普遍性,使得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往往会迷失自我,偏离善良的本性。然而,上圣之人,心中有道,能够超越这些私欲,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对道理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也流露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哲理的思考,使得读者在品味文字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性善恶的辩证关系。
整首诗歌的主题在于探讨人性与道德,表明人性本善的道理,同时警示人们要警惕私欲,以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善良。
诗中提到的“善”指的是什么?
A. 人的本性
B. 社会的规范
C. 个人的利益
“常人未免为私累”中的“私累”指的是什么?
A. 社会责任
B. 个人的私欲
C. 朋友的帮助
诗中提到的“上圣”指的是?
A. 普通人
B. 德行高尚的人
C. 贪婪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