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上·赧王

《咏史上·赧王》

时间: 2025-08-05 14:19:39

诗句

世历锦延四百秋,死蚿枯竹附诸侯。

末年隆准生丰沛,谁道嬴秦是继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4:19:39

原文展示:

咏史上·赧王
作者: 陈普 〔宋代〕

世历锦延四百秋,
死蚿枯竹附诸侯。
末年隆准生丰沛,
谁道嬴秦是继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提到了赧王(指秦末的继位者)的命运。四百年历史如锦绣般绵延,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死去的蚿与枯竹象征着衰败的势力和附庸。即使在末年,隆准(指历史的盛世)依旧繁盛,然而人们却很少提到嬴秦是如何继承周朝的。

注释:

  • 世历:指历史的历程。
  • 锦延:形容历史的绚丽和延续。
  • 死蚿:指已经死去的蚿,象征衰弱的势力。
  • 枯竹:象征衰败的景象。
  • 隆准:指历史的繁荣盛世。
  • 嬴秦:指秦朝的建立者,强调其与周朝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字季明,号青山,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涉及历史和社会现实,风格上有着浓厚的历史感和深刻的社会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政治变革频繁的时期,诗人试图通过历史的回望,反思过去的教训与现实的联系。

诗歌鉴赏:

这首《咏史上·赧王》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开篇以“世历锦延四百秋”引入,展现历史的悠久与复杂,接着用“死蚿枯竹”对比历史的衰败与附庸,揭示了历史的悲剧性。最后两句则意在探讨嬴秦的兴起,质疑其是否真正继承了周朝的文化与传统。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深沉,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诗人不仅仅是在讲述过去,更是在为现实的政治与社会提供警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历锦延四百秋:历史绵延如锦,四百个秋天,象征着漫长的历史。
  2. 死蚿枯竹附诸侯:已经死去的蚿与枯竭的竹子,暗指衰败的势力依附于各诸侯。
  3. 末年隆准生丰沛:指末年的繁荣,隆准(盛世)依旧生机勃勃。
  4. 谁道嬴秦是继周:质疑嬴秦的兴起是否真正是继承了周朝的文化和传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死蚿枯竹”与“末年隆准”,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蚿与竹象征衰败与繁荣,传递历史的变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与反思,揭示了历史的轮回与对现实的启示,强调在历史的长河中,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提示人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丽与繁荣,暗示历史的绚烂。
  • 死蚿:象征衰亡与无力,反映历史的悲剧。
  • 枯竹:代表失去生机与希望,象征历史的终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世历锦延四百秋”中“锦”字的含义是什么?

    • A. 代表衰败
    • B. 代表美丽
    • C. 代表历史
    • D. 代表权力
  2. “死蚿枯竹”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 A. 繁荣
    • B. 衰败
    • C. 传承
    • D. 继承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探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对历史的豪情与饮酒的豪放。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相对照,王安石的作品注重对自然的描写,而陈普的《咏史上·赧王》则更关注历史的反思与社会的现状。两首诗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区别,前者着重于个人情感,后者则更具历史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秀山咏云(宜可在谴谪时,故托寓如此) 题蓬莱深处 送张起潜之柳州 送赵将军 张文献公祠 诸子会课 闻鹧鸪 谒张文献祠 蒙浬 题黄山送别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与物无忤 自惟至熟 优厚 爿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包含喜的词语有哪些 判若天渊 正经八百 包含卒的词语有哪些 烹龙砲凤 包含奴的成语 灰然 倾耳注目 首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包含沧的词语有哪些 能言快说 积劳致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