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2:07
孙皓泥头入洛阳,
后庭夺目万红妆。
铜驼北去还西徙,不怨荀冯怨杜张。
孙皓(吴国的君主)化身为泥头,进入洛阳,
他的后宫装饰得艳丽夺目,如万朵红花盛开。
铜驼北去,西迁,
不怨荀冯(荀彧、冯翊),只怨杜张(杜预、张温)。
陈普,宋代诗人,擅长咏史,作品多反映历史故事和人物,风格质朴而深刻。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历史兴衰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回顾历史人物与事件,表达对历史的反思与感慨。
《咏史下·张华》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东吴末代君主孙皓的形象,诗人通过“泥头”二字,生动地刻画了孙皓的无能与残暴,暗示了其统治的腐朽与败落。而“后庭夺目万红妆”则揭示了表面繁华与内在空虚的对比,暗指孙皓在享乐中沉沦,未能顾及国家的命运。
诗中“铜驼北去还西徙”的意象,传达了历史变迁的无常,铜驼象征着朝廷的迁徙,意味着国家的动荡与不安。最后一句“不怨荀冯怨杜张”将历史责任归于具体的人物,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智者的惋惜,又有对权臣的愤懑。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深刻的历史反思,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沉重叹息,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孙皓在诗中是用什么比喻来形容的?
a) 铜驼
b) 泥头
c) 万红妆
诗中提到的“后庭”指的是哪个地方?
a) 皇宫
b) 战场
c) 市场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荀冯和杜张的关系是什么?
a) 朋友
b) 对立
c) 借鉴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