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0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5:13
又和八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参透黄陈向上关,肯将风月乞杨蟠。
君才不忝图书府,吾老安能笔砚间。
有鄙拙歌叩牛角,无清平调动龙颜。
暮年多被蒲轮赚,岂独申公罢遣还。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风月的追求和艺术创作的自省。他希望能够理解高人之道,而不是单纯地依赖于外在的风景和事物。诗人称赞对方的才华,并自谦自己年老,难以在书法和诗词上有所建树。他觉得自己的作品粗陋,并且不如清平之调动人心。年纪大了,常常被生活的琐事所困扰,这并非只有申公(申屠)这样的名人才能体会到的感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实,号梦阮,宋代诗人。刘克庄以其诗词的深度和广度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以及人情,作品多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阶层面临困境,诗人通过反思自身的艺术追求和生活的烦恼,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创作的执着。
刘克庄的《又和八首》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中,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对方的才华,表现出一种谦逊而不失自信的态度。开头的“参透黄陈向上关”展示了对高人智慧的追求,而“肯将风月乞杨蟠”则表明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诗人自嘲年老,感叹自己难以在文艺上有所成就,表达了对自己创作的失落感。“有鄙拙歌叩牛角,无清平调动龙颜”展示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否定,认为自己的作品粗陋,不如那些流传千古的佳作。结尾处的“暮年多被蒲轮赚,岂独申公罢遣还”则引出对生活的感慨,表现了年长者对生活琐事的无奈。
整首诗充满了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生命的反思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我创作的反思、对生命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自谦的言辞,表达了对艺术的尊重与对生活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克庄
D. 白居易
“清平调”在诗中代表什么?
A. 诗人的作品
B. 优美的曲调
C. 生活的琐事
D. 高人的智慧
诗中提到的“蒲轮”象征什么?
A. 自然风光
B. 生活的琐碎
C. 诗人的才华
D. 书法的工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份解析意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刘克庄的《又和八首》,同时提供丰富的背景与互动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