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新春

《新春》

时间: 2025-04-27 17:39:06

诗句

水乡清冷落梅风,正月雪消春信通。

昨夜园林新得雨,杏梢争放晓来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9:06

原文展示: 新春 张耒 〔宋代〕 水乡清冷落梅风,正月雪消春信通。昨夜园林新得雨,杏梢争放晓来红。

白话文翻译: 在清冷的水乡,梅花随风飘落,正月的雪渐渐消融,春天的气息开始弥漫。昨夜园林中迎来了新雨,杏树的枝梢争相绽放,今晨呈现出一片红艳。

注释:

  • 水乡:指水边或水网密布的地区。
  • 清冷:形容气候凉爽而略带寒意。
  • 落梅风:梅花随风飘落的景象。
  • 春信:春天的消息或气息。
  • 杏梢:杏树的枝梢。
  • 争放:争相绽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新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期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新春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水乡的清冷、梅花的飘落、雪的消融以及杏花的绽放,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新春时节的景象。首句“水乡清冷落梅风”,通过“清冷”和“落梅风”两个意象,传达了初春的凉爽和梅花的凋零,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次句“正月雪消春信通”,以“雪消”暗示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春信通”则表达了春天气息的弥漫,充满了生机和希望。后两句“昨夜园林新得雨,杏梢争放晓来红”,通过“新得雨”和“争放”两个动作,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的滋润和杏花的竞相绽放,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美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水乡”和“清冷”描绘了初春的气候特点,而“落梅风”则增添了一丝哀愁,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 次句以“雪消”和“春信通”表达了冬去春来的喜悦,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到来。
  • 后两句通过“新得雨”和“争放”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的滋润和杏花的竞相绽放,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落梅风”比喻梅花随风飘落的景象。
  • 拟人:“杏梢争放”赋予杏花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新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期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意象分析:

  • 水乡:象征着宁静和清新。
  • 清冷:传达了初春的凉爽和梅花的凋零。
  • 落梅风:描绘了梅花的凋零,增添了一丝哀愁。
  • 雪消:暗示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
  • 春信通:表达了春天气息的弥漫,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 新得雨:描绘了春雨的滋润,为春天的到来增添了生机。
  • 争放:展现了杏花的竞相绽放,充满了活力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落梅风”指的是什么? A. 梅花随风飘落 B. 风吹梅花 C. 梅花盛开 D. 梅花凋零
  2. 诗中“春信通”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消息 B. 春天的气息 C. 春天的到来 D. 春天的希望
  3. 诗中“杏梢争放”描绘了什么? A. 杏花凋零 B. 杏花盛开 C. 杏花竞相绽放 D. 杏花静止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描绘江南春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通过描绘春江晚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新春》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前者更注重表达对春天的喜悦和期待,而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张耒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

相关查询

送周仲章都官通判湖州 郭之美忽过云往河北谒欧阳永叔沈子山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其二 永叔席上分韵送裴如晦 送宣州签判马屯田兼寄知州邵司勋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一熙熙阁 周仲章通判润州 元日 闻曼叔腹疾走笔为戏 鸭脚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浪投 桃李满天下 包含寐的词语有哪些 心城 威胁利诱 一贯万机 包含带的成语 乙字旁的字 搨匠 黍油麦秀 豸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剑客 色字旁的字 肉父 丨字旁的字 冠盖如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