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折桂令·题录鬼簿

《折桂令·题录鬼簿》

时间: 2025-04-27 01:16:41

诗句

想贞元朝士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

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

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

生待如何,死待如何?

纸上清名,万古难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6:41

原文展示

折桂令·题录鬼簿
作者:周浩〔元代〕

想贞元朝士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
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
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
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

白话文翻译

想当年贞元时期的士人并不多,眼前的江山如同日月般转瞬即逝。
上苑繁华,西湖富贵,全都只留在歌声之中。
麒麟冢前的衣冠世家经历坎坷,凤凰台上的英雄豪杰却一再失意。
生与死究竟该如何面对?纸上记录的名声,千古难以磨灭。

注释

  • 贞元:唐代贞元年间,指代一个历史时期,以文人兴盛著称。
  • 麒麟冢:传说中麒麟的安息之地,象征着有才华的人。
  • 凤凰台:象征着名士的聚集地,寓意成就与荣耀。
  • 纸上清名:指书面上的名声,表面光鲜而难以持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浩,元代诗人,生活在元朝的动荡时期。他的诗风多以豪放、悲壮著称,常常反映时代的变化和个人的际遇。

创作背景

《折桂令·题录鬼簿》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在此背景下,感慨士人的命运与历史的无情,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折桂令·题录鬼簿》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士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开篇提到的“贞元朝士无多”不仅是对一个历史时期的追忆,更是诗人对当今士人境遇的感叹。词中反复出现的“江山”、“繁华”、“富贵”等词汇,渲染了盛世的景象,但也隐含着对过往荣耀的无奈与对现实的失望。

在“生待如何,死待如何”句中,诗人直面生死的哲学思考,表明对名利的无奈感叹。最后一句“纸上清名,万古难磨”则将主题推向了高潮,强调了名声的脆弱与虚幻,尽管历史难以磨灭,但真正的成就却往往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

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周浩的这首词不仅传达了个人的孤独与无奈,也反映了时代的哀愁,具有深远的哲学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想贞元朝士无多:回忆那个时代的士人稀少,显示出对人才匮乏的失落。
  • 满目江山,日月如梭:描绘了历史的流逝与变迁,感叹时光的无情。
  • 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提到繁华的景象,暗示往日的盛况。
  • 总付高歌:所有的辉煌都只能在歌声中回响,意味着现实的虚幻。
  • 麒麟冢衣冠坎坷:象征有才华的人经历坎坷命运。
  • 凤凰台人物蹉跎:英雄豪杰也难逃岁月的蹉跎与失意。
  • 生待如何,死待如何: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探讨人生的意义。
  • 纸上清名,万古难磨:名声虽难以磨灭,但真正的成就往往被遗忘。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贞元朝士人与当下的对比,突显历史的变迁。
  • 反问:通过“生待如何,死待如何”引发思考,增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悲壮的语调,探讨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命运,反映出诗人对名利与成就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贞元:象征着过去的繁华与理想。
  • 麒麟冢:代表着有才华的士人,寓意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凤凰台:象征着成就与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贞元”指的是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填空题:诗中“生待如何,死待如何?”表达了对____的思考。

  3. 判断题:诗中“纸上清名,万古难磨”是说名声会随着时间消逝。

答案

  1. A. 唐代
  2. 生死
  3. 错(名声难以磨灭,但真正的成就常被遗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周浩的《折桂令·题录鬼簿》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与生命的反思,李白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二者各具特色但同样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译文

前朝人物,现在已经不多。眼前江山依旧,光阴快似飞梭。京都的繁华,西湖的富贵,只让人感叹高歌。 麒麟冢王侯将相,身后也很坎坷;风凰台风流英华,岁月同榉蹉跎。生,将又如何?死,又将如何?只有留在纸上的清白名声,千年万代也不会消磨。

赏析

  该曲共分三层,“想贞元朝士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为第一层,化用唐刘禹锡诗句,感叹艺苑的英才已纷纷过世,入于《录鬼簿》中,江山依旧,岁月悠悠,令人无限伤感。开头就从一个“想”字说起,劈面而来,在让人感到突兀之余,也让人感到凝重,让人觉得这支曲子不是游戏之作,对《录鬼簿》的评价是严肃可信的。紧接着,推出了空间意象“满目江山”和时间意象“日月如梭”。缅怀古人的情思与时空意象的组合、交织,就超越了一时一地的特定时空意义,表达了涵盖古今的人生感慨:江山长存,岁月无情,人生与之相比,真如白驹过隙,何其短暂。这两个意象的出现,使首句染上了更为苍凉的色调,令人低回不已。   紧接三句“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为第二层,提出了一个如何看待繁华富贵的问题。在作者看来,人世沧桑,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而且与之相伴的也往往是“坎坷”和“蹉跎”,它没有什么值得称许的。前代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连同他们的文治武功,都已经成了樵唱渔歌的材料,历史上的功臣名将到而今都已成了地下的一坏黄土。即是说生死富贵都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对富贵的否定也就衬托了对《录鬼簿》的褒扬,肯定了这部为缅怀故人、为曲坛名公才人立传的著作是万古不朽的,他的价值是超越千古的。   最后四句“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为第三层,作者亮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作者认为人生价值体现于文学事业之中,把文学事业提到了超乎生死、跨越时空的高度。重视文学事业,这是中国典型的文人意识,但这种观点并未越出儒家将“立言”与“立德”、“立功”并提的传统功利观念的框框。作者则不然,他此曲为《录鬼簿》题词,缅怀的是被正统文人鄙视的艺人才士,肯定的是被摒于正统文学之外的通俗文学,张扬的是具有反传统意义的人生价值观。蔑视“已死之鬼”,赞颂“不死之鬼”,这就是本文作者与《录鬼簿》作者共同的价值判断。

相关查询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四 璚台曲 杨妃袜 昭君曲 王孝子祥 毛女 春侠杂词十二首 贞妇词 与客登望海楼(二首) 用顾松江韵复理贰守并柬雪坡刺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通才达识 讲评 辵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油层 包含台的成语 贤结尾的成语 极情尽致 民窑 绾黄纡紫 田获 陷入僵局 示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钻穴逾垣 机房仔 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