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2:28
作者: 凌云翰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雾驾云,雨巾风帽,一剑凌风飞过。
下视茫茫,遥观历历,不复更知天大。
日月居诸,春秋代谢,几见授衣流火。
记岳阳三度曾游,未必世人知我。
游戏处柳树为徒,榴皮作字,聊说行藏如左。
列豹重关,封狐千里,不满楚人哀些。
瓦砾黄金,蓬莱别馆,归去有谁知那。
不须分天上人间,南北东西皆可。
雾气飞扬,云彩飘动,雨具和风帽在风中摇摆,我一剑凌风而过。俯视那茫茫大地,远望那历历景象,已不再知晓天的浩瀚。日月运行,春秋更替,几次见过衣袍飘飞的火光。记得曾三度游览岳阳,未必世人都知道我。游玩时,我与柳树为伴,榴树的皮做成字,随意聊聊我的行踪。列阵的豹子,封锁的狐狸,怎能满足楚人的哀伤呢?瓦砾堆中还有黄金,蓬莱的别馆,归去又有谁能知道呢?不必分清天上人间,南北东西皆可。
作者介绍: 凌云翰,元代诗人,以豪放和清新见长,作品流派多样,常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诗作应是在游历过程中,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以及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展示出一种洒脱与不拘一格的风范。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开篇以“雾驾云,雨巾风帽”描绘出一种行旅中的艰辛与豪情,接着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境界。诗中提到的“日月居诸,春秋代谢”让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珍贵。岳阳的三度游历不仅是对美景的追忆,更是对自身存在的反思。诗人将游玩与写作结合,表现出一种自由的生活态度。结尾部分的“不须分天上人间,南北东西皆可”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文化的宽广视野,表明他无论身处何地,皆能心存理想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雨巾风帽”指的是什么?
a) 旅行的装备
b) 生活的压力
c) 自然的景象
诗人游历岳阳是为了?
a) 追求名利
b) 反思自我
c) 逃避现实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人生的自由与理想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