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1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18:21
晴影满空壁,晨曦上清轩。庭下双高桐,枝叶蔚以繁。种者意自远,岂并群木论。谓可絙朱丝,中有雅韵存。成之在谁手,但为培霜根。须知治世音,尽付于此孙。
阳光洒满空旷的墙壁,清晨的阳光照进清静的书房。庭院中两棵高大的桐树,枝叶茂盛繁密。种植者的意图深远,岂能与普通树木相提并论。据说可以用来制作琴弦,其中蕴含着优雅的音韵。成就这一切的是谁的手,只为培育这坚强的根基。要知道治理天下的音乐,都寄托在这些桐树的后代上。
作者介绍: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文同为子骏运使的八咏堂所作,通过描绘庭院中的桐树,表达了种植者的深远意图和对优雅音韵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治理天下的音乐的期望。
这首诗以清晨的阳光和庭院中的桐树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桐树的茂盛和种植者的深远意图。诗中“晴影满空壁,晨曦上清轩”描绘了清晨阳光洒满书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庭下双高桐,枝叶蔚以繁”则进一步以桐树的茂盛来象征种植者的远大志向。后文通过“谓可絙朱丝,中有雅韵存”和“须知治世音,尽付于此孙”表达了桐树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着优雅的音韵和治理天下的音乐的期望,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桐树的茂盛和种植者的深远意图,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寄托了对治理天下的音乐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晴影满空壁”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夜晚的月光 B. 清晨的阳光 C. 傍晚的夕阳 D. 午后的阳光
“庭下双高桐”中的“高桐”象征什么? A. 普通树木 B. 远大的志向 C. 茂盛的草地 D. 清新的空气
诗中提到的“治世音”指的是什么? A. 普通音乐 B. 治理天下的音乐 C. 优雅的音韵 D. 民间音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