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

《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

时间: 2025-05-04 03:18:29

诗句

因循失计下青山,却恨溪云占断闲。

黄卷圣贤忻对语,青云岐路只低颜。

月墙槐影侵阶暗,雨槛秋花满目斑。

自爱萧条真吏隐,心清不累有无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8:29

原文展示:

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 文同 〔宋代〕

因循失计下青山,却恨溪云占断闲。 黄卷圣贤忻对语,青云岐路只低颜。 月墙槐影侵阶暗,雨槛秋花满目斑。 自爱萧条真吏隐,心清不累有无间。

白话文翻译:

因为犹豫不决而离开了青山,却怨恨溪边的云彩占据了闲暇。 与圣贤的黄卷书相对而谈感到欣喜,面对青云之路只低头不语。 月光下的墙边槐树影子暗淡,雨中的栏杆上秋花斑驳。 我自爱这种简朴的生活,真正的隐士,内心清净不受有无之累。

注释:

  • 因循失计:犹豫不决,未能做出决定。
  • 下青山:离开青山,指离开隐居之地。
  • 溪云占断闲:溪边的云彩占据了闲暇时光。
  • 黄卷圣贤:指古代的经典书籍和圣贤的言论。
  • 忻对语:高兴地对话。
  • 青云岐路:比喻仕途或前途。
  • 低颜:低头,表示谦卑或不愿面对。
  • 月墙槐影:月光下的墙边槐树影子。
  • 雨槛秋花:雨中的栏杆上秋花。
  • 萧条:简朴,不繁华。
  • 吏隐:指官员隐居,不问世事。
  • 心清不累有无间:内心清净,不受有无之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的成就。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隐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简朴,以及作者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清净与超脱。诗中“因循失计下青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离开隐居之地的遗憾,而“却恨溪云占断闲”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月墙槐影侵阶暗”和“雨槛秋花满目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简朴的隐居氛围。最后两句“自爱萧条真吏隐,心清不累有无间”,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隐逸情怀和高洁品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因循失计下青山”:表达了作者对离开隐居之地的遗憾和犹豫不决的心情。
  2. “却恨溪云占断闲”: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闲暇时光被占据的怨恨。
  3. “黄卷圣贤忻对语”:表达了作者与圣贤书籍对话的欣喜。
  4. “青云岐路只低颜”:面对仕途或前途,作者选择低头不语,表示不愿面对。
  5. “月墙槐影侵阶暗”:通过对月光下墙边槐树影子的描绘,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6. “雨槛秋花满目斑”:通过对雨中栏杆上秋花的描绘,增添了斑驳的色彩。
  7. “自爱萧条真吏隐”: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简朴隐居生活的喜爱。
  8. “心清不累有无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清净与超脱,不受有无之累。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却恨溪云占断闲”,将溪云拟人化,表达作者的情感。
  • 对仗:如“黄卷圣贤忻对语,青云岐路只低颜”,形成工整的对仗。
  • 比喻:如“青云岐路”比喻仕途或前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逸与超脱。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清净与超脱,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隐居之地。
  • 溪云:象征闲暇时光。
  • 黄卷圣贤:象征知识和智慧。
  • 青云岐路:象征仕途或前途。
  • 月墙槐影:象征宁静的夜晚。
  • 雨槛秋花:象征斑驳的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因循失计下青山”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欣喜 B. 遗憾 C. 愤怒 D. 平静
  2. “却恨溪云占断闲”中的“溪云”象征什么? A. 闲暇时光 B. 隐居之地 C. 知识和智慧 D. 仕途或前途
  3. “自爱萧条真吏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繁华 B. 简朴 C. 忙碌 D. 世俗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隐逸情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简朴。

诗词对比:

  • 文同的《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隐逸情怀,但文同的诗更多了一份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 文同的《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简朴,但文同的诗更多了一份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可以与文同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 《王维诗集》: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与文同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致仕得请)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其二 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水调歌头 对月同梦西 水调歌头(留别茶漕二使者) 水调歌头·怪事广寒殿 水调歌头 与旧日海丰中学同学小集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午日和其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杯酒戈矛 氧化铝 箕山之操 尘习 分泌 念念不忘 龝字旁的字 近房 平衍旷荡 旡字旁的字 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金一笑 远跖 皿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