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0:55
满江红
作者: 王清惠 〔宋代〕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这首词的开头描绘了太液池中的荷花,似乎与往昔的美丽大相径庭。曾经我还记得春风细雨中,那华美的楼阁和金碧辉煌的殿宇。名声传扬在兰簪妃的身后,若隐若现的荷花脸庞在君王身旁。忽然一声战鼓响彻天际,繁华随之消逝。龙虎散去,风云也灭。千古的遗恨,谁能诉说?面对这片山河,我泪水盈眶,血染衣襟。客馆的夜晚让我惊醒,梦中满是尘土,宫车在黎明时分碾过山月。我问嫦娥,是否能从容面对人生的圆缺。
作者介绍:王清惠,宋代著名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词作展现了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悲剧。
《满江红》是一首充满浓厚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词作。开篇描绘了太液池的荷花,借助“浑不似旧时颜色”的对比,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深切怀念。接着通过“春风雨露,玉楼金阙”的描写,营造出一个美丽的景象,令人向往。
然而,诗人却在此景的对比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现实的感慨。随着“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的转折,词的情感急转直下,表现出对国家动荡、繁华逝去的痛心。
后半部分,诗人以“千古恨,凭谁说”感叹历史的无常与个人的渺小,面对这片山河,泪水和血迹充满了情感的张力。最后,向嫦娥提问,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希望能够从容对待人生的圆缺。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历史的沉重感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象征、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如“太液芙蓉”和“旧时颜色”的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深邃,意境辽远。
诗词测试:
《满江红》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太液芙蓉”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着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