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4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43:02
麟史凋残文定亡,君家世学与谁伤。
变名人自知梅福,守业时应属孔臧。
世已衣裳忘楚楚,我今岁月去堂堂。
贤昆洒泪骑箕后,莫问中原大小匡。
《答孔仲石尚镛》这首诗的意思是:麟史已经凋零,文定的光辉也已消失,君家世代的学问又有谁来伤感呢?那些变换名字的人,心中明白梅福的意图,守业的时期应该属于孔臧。如今世人已然忘却楚楚衣裳,我如今的岁月也在渐渐流逝。贤良的后辈在箕后洒泪,不必去问中原的大小变故。
作者介绍:刘城,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擅长诗词,尤其以古风见长。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对家国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时代背景动荡,文人对家国命运的关怀与忧虑在诗中得以体现。诗中提到的孔仲石可能是当时的友人,诗人借此机会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的思考。
《答孔仲石尚镛》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家族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时世变迁的敏感与忧虑。开篇提到“麟史凋残文定亡”,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思,也暗示了对文人地位的反思和对文化传承的忧虑。诗人在第二句中提到“君家世学与谁伤”,通过对友人的提问,表达了对家族学问的珍惜与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诗中“变名人自知梅福”,既是对那些改变名字、试图逃避现实的人的讽刺,也显示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坚持与自知。接下来的“守业时应属孔臧”,进一步强调了对传统文化和家族责任的重视。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世已衣裳忘楚楚”表达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与文化的根基。“贤昆洒泪骑箕后”,则是对后代人的寄托与期望,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现状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理解与思考,抒发了他对家国、传统与个人命运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沉思,对个人与家国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麟史凋残”中“麟史”指的是什么?
“贤昆洒泪骑箕后”中的“贤昆”指的是?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