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9:22
长剑拄颐刀纳靴,
得如曝背趁阳和。
买邻底用百万价,
好事争为十二窝。
异日史臣应有考,
同时朝士欲无多。
与君死守西山学,
莫遣人讥末路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生活困境时,依旧坚持理想和追求的决心。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人手持长剑、刀具和靴子,似乎准备面对挑战,享受阳光的温暖。接着提到用巨资买邻居的土地,显示出对繁荣的渴望和对生活的追求。诗中表达了人们渴望美好生活的心情,然而在现实中却往往有许多阻碍。后面提到历史的考证和朝廷中的士人,反映了对历史和政治的思考。最后,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守护西山的理想,拒绝外界的讥讽,表现出一种坚韧的精神。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叔夜,号山谷,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刚健有力,常以豪放之态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刘克庄的作品多描绘山水之美,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与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政治腐败。作者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理想的坚守,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深思与无奈。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古典的对仗手法,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诗人通过浓厚的意象描绘,展现出一种豪情和理想。在使用“长剑拄颐”这样的描写时,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一种战斗的准备态度,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深思熟虑。接着,诗人用“买邻底用百万价”表达了对财富和美好生活的渴望,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后续的“好事争为十二窝”更显得讽刺与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坚韧与追求,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与讥讽,诗人始终坚持与友人共同守护理想。他希望未来能够被历史所记载,表明对个人价值和理想信念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批判与思考。该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例如“长剑拄颐”和“刀纳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展现出强烈的动感和紧张气氛。
整首诗围绕坚持理想、追求美好生活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状况的思考和批判,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谊和理想的珍视。
诗中“长剑拄颐”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准备战斗
B. 享受阳光
C. 思考问题
D. 旅行
“买邻底用百万价”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友谊
C. 权力
D. 地位
诗中提到的“西山”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的无奈
B. 追求的理想
C. 历史的考证
D. 财富的象征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三和二首 其二》更多地展现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的坚守,而李白则更加豪放,强调享乐与放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诗人的心声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