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定风波(十·京口)

《定风波(十·京口)》

时间: 2025-05-07 22:07:57

诗句

南徐好,直下控淮津。

山放凝云低凤翅,潮生轻浪卷龙鳞。

清洗古今愁。

天尽处,风水接西滨。

锦里不传溪上信,杨花犹见渡头春。

愁杀渡江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7:57

原文展示:

定风波(十·京口)
作者: 仲殊 〔宋代〕

南徐好,直下控淮津。
山放凝云低凤翅,
潮生轻浪卷龙鳞。
清洗古今愁。
天尽处,风水接西滨。
锦里不传溪上信,
杨花犹见渡头春。
愁杀渡江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徐的美丽景色,直下淮河渡口。山峦上低垂的云层像凤的翅膀,潮水轻轻涌动,卷起像龙鳞般的浪花。诗人洗净了古今的忧愁,天边的尽头,风水汇聚于西岸。锦绣的里坊不再传递溪水的消息,杨花仍在渡口春日中飘落,令人愁苦的渡江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南徐:指的是江苏省南部的徐州地区。
  • :拉住、控制的意思,形容水流的方向。
  • 淮津:淮河的渡口。
  • 凤翅:指云层的形状,像凤的翅膀。
  • 轻浪卷龙鳞:形容水波轻柔,像龙的鳞片被卷起。
  • 清洗:洗净、消除。
  • 锦里:美丽的地方。
  • 溪上信:溪水传递的消息,暗指情感的交流。
  • 杨花:杨树的花,春天时节随风飘落。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潮生轻浪卷龙鳞”可以引申为自然美景中蕴含的生机与变化,象征着生生不息的时光与感情。渡江人则常常是离别与思乡的象征,表达了对归属的渴望与失落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殊,字惟道,号梦白,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为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仲殊的游历之中,他在京口渡口观察到的风景引发了他对往事的思考,表达了身处江河之畔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的忧伤。


诗歌鉴赏:

《定风波(十·京口)》是一首极具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的开头便用“南徐好,直下控淮津”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的场景,展现出南徐的秀丽山水。仲殊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的灵动与诗人内心的感受。接着,“山放凝云低凤翅”一句,运用比喻,将云层与凤翅相提并论,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和意象的丰富性。

诗中对潮水和浪花的描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起伏,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人情感的思考。尤其是“清洗古今愁”,表达了诗人试图解脱内心愁苦的渴望,但这种愁苦又通过后面的“愁杀渡江人”回归,显示出离别的无奈与心灵的孤独。

最后的“锦里不传溪上信,杨花犹见渡头春”则通过意象的对比,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以及即使在春天的美景中,仍然无法掩盖的忧伤。整首诗在美丽的景色与深刻的情感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得作品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徐好,直下控淮津:描绘了南徐美好的自然风光,直指淮河渡口。
  2. 山放凝云低凤翅:山间的云层凝聚,形态如同凤的翅膀,展现了景象的优美。
  3. 潮生轻浪卷龙鳞:潮水轻轻涌动,浪花卷起,形象生动。
  4. 清洗古今愁:试图消除古今的忧愁,表达内心的渴望。
  5. 天尽处,风水接西滨:天边的尽头,风与水在西岸交汇,暗示着无限的可能与未来。
  6. 锦里不传溪上信:美丽的里坊不再传递情感的消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7. 杨花犹见渡头春:春天的杨花仍在飘落,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美好但短暂的时光。
  8. 愁杀渡江人:渡江的人因离别而感到愁苦,情感上升至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放凝云低凤翅”将云与凤翅相比较,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如“潮生轻浪卷龙鳞”,赋予潮水生命,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整体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尤其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徐:象征美丽与希望。
  • :象征变化与流动的时间。
  • 潮水:象征生命的起伏与不定。
  • 杨花:象征青春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的情感基调,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潮生轻浪卷龙鳞”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平静的湖面
    B. 潮水涌动的浪花
    C. 繁忙的市集
    答案:B

  2. “锦里不传溪上信”中的“锦里”是指什么?
    A. 美丽的乡村
    B. 美丽的地方
    C. 繁华的城市
    答案:B

  3.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人之间的隔阂?
    A. 南徐好,直下控淮津
    B. 清洗古今愁
    C. 锦里不传溪上信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忧愁。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绘了自然景色与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比较仲殊的《定风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但风格上前者更偏向于豪放,后者则细腻柔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仲殊传》
  • 《古诗词名句解读》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诗词的美学与文化背景。

相关查询

东溪闲居示众偈 失调名 初入贡院行署 报恩塔 送范浣浦巡视台湾 其三 送范浣浦巡视台湾 其二 送范浣浦巡视台湾 其一 玄墓看梅二首 其二 胥江春暮 送朱有枚之金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簠簋之风 撒赖放泼 持枪鹄立 衣字旁的字 照晰 包含尝的成语 打诨插科 見字旁的字 毁形 卤字旁的字 狼突豕窜 单耳刀的字 招贤下士 倒篷 批鳞请剑 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