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6:48
缙云山下嘉陵路。记三度骀荡春风来去。
吹皱万花红,洒绿千溪树。
天外九峰开锦障,更罗列斜阳堆处。
仙府。听琳宫梵呗,顿寒吟绪。
何故。便尔萧疏,问人生百岁,狂欢几许。
昨日正芳菲,转眼愁风雨。
多少江山瓯脱地,待秀句担当弥补。
无伫。倘一时兴会,流传千古。
在缙云山下的嘉陵路上,我回忆起春风来过三次的情景。
春风吹动了万朵花开,绿树在溪水边洒下生机。
远处的九座山峰像是打开的锦绣屏障,斜阳映照在山间。
在仙境中,听到琳宫的梵音,心绪顿时感到寒冷。
为何如此萧条?问人生百年,狂欢到底有多少?
昨日春花正盛,转眼却是愁苦的风雨。
多少江山如画,期待着优秀的诗句来弥补。
无须久等,如果一时兴致所至,可以流传千古。
王用宾(1785年—1864年),字月华,号天士,晚清诗人,生于四川,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真珠帘·巴山春兴》创作于王用宾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之时,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眷恋和人生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真珠帘·巴山春兴》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和人生哲思的词作。全词通过对春风、花木、山川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不忘插入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人以“缙云山下嘉陵路”开篇,带领读者进入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接着,通过“万花红”、“千溪树”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接下来的“天外九峰开锦障”则把视野扩展到远方,象征着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然而,诗人也没有回避人生的无常,通过“昨日正芳菲,转眼愁风雨”反映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最后一句“倘一时兴会,流传千古”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被后人铭记的强烈愿望,这种对文学价值的追求使得整首词更加深刻。
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同时,诗中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文学价值的追求。整体上,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永恒的向往。
王用宾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朝
B. 明朝
C. 清朝
D. 近代
“缙云山下嘉陵路”中的“嘉陵路”指的是哪个地区的道路?
A. 四川
B. 湖北
C. 江苏
D. 浙江
诗中提到的“昨日正芳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惆怅
C. 愤怒
D. 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