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3:12
东莱之师,是为拙斋。学无不究,道无不该。体统纯正,规模拓恢。卓成一家,犹斗之魁。未及百年,遗响冷灰。我守宝婺,四学是开。惟导生徒,俾绍东莱。回首七霜,谅多成材。英英耕叟,我友自孩。吐词水群,制行亦瑰。勉以朱学,持论不回。仆家源流,是拥是培。仲尼得伋,垂教方来。拙斋有孙,其道未颓。且告瓜熟,定王之台。僮马载驰,羔雁屡催。予闻湘流,夙称圣涯。懋陵之邦,元公所贻。南轩昭昭,五峰巍巍。岂无秀民,可与摩揩。求仁得仁,懋哉懋哉。
东莱的学者,就是我的拙斋。学问无不追求,道理无不探讨。体统纯正,规模宏大。卓然成一家,犹如斗争的魁首。未满百年,遗留下来的只是冷灰。我守着宝婺,四个学派都已开创。只在于培养学生,使他们继承东莱的学问。回首过去的七个寒霜,想来有许多人已成材。英俊的耕叟,我的朋友自幼。口才如水流般流畅,行事也十分珍贵。勉励你学习朱子的学问,论持不变。我的家族源流,是支持还是培养?仲尼得到的教诲,才是传承的根本。拙斋有后辈,其道未曾衰颓。且告知瓜熟,王台已定。仆马飞驰,羔雁频频催促。听闻湘流,早已称赞那圣贤的境界。懋陵之地,元公所留。南轩明亮,五峰巍峨。难道没有优秀的民众,可以共襟摩挲?求得仁德,真是值得庆贺。
赵汝腾,宋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作品多反映其学术探求与师友情谊。
此诗写于作者赠送好友林耕叟赴任的情境,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对学问传承的思考。
整首诗以对话的形式,传递出浓厚的师友情谊和对学术的执着追求。诗中提及的“东莱之师”不仅是对学派的尊重,也隐喻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作者通过对“拙斋”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清雅的学术氛围,强调知识的积累与传承。在叙述中,回首往昔的“七霜”,不禁让人感慨时间的流逝与成长的变化。通过对“耕叟”的赞美,诗人传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出对理想与道德追求的坚定信念。整体而言,诗歌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真挚,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全诗围绕学问的传承、师友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和追求。
东莱之师指的是哪个学派?
A. 南宋学派
B. 东莱学派
C. 明清学派
答案:B
“拙斋”在诗中指代什么?
A. 作者的家
B. 作者的学术交流场所
C. 朋友的居所
答案:B
“回首七霜”中的“七霜”指的是什么?
A. 七个朋友
B. 七年的时光
C. 七个寒霜的岁月
答案:C
以上为《赠林耕叟赴湖帅幕》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