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4:49
公子才华,问骠骑何如第五。几席上千岩万壑,丹青佳谱。不分胸中藏岳渎,无端笔底惊烟雨。叹虎头神妙米公颠,今其伍。神禹庙,松杉古。西子里,荆榛斧。记兰亭曲水,依稀曾睹。拙宦长惭疏屐齿,后游恨不生毛羽。爱云门寺与赤城霞,须君补。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公子对才华的向往与追求,他询问骠骑(指骠骑将军)在第五个位置上的成就。纵观几次的宴席,见到千岩万壑的壮丽,感受到丹青之美,心中无不藏有山岳与河流的情感。无意中在笔下勾勒出烟雨的迷离景象,感叹米公(指米芾)的神韵与才华。神禹庙旁,古松杉树依旧挺拔;西子湖畔,荆榛与斧头共存。想起兰亭曲水的雅致,似乎曾经亲历过。身为宦官,常常觉得惭愧于自己疏浅的修养,后悔没有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最后,他对云门寺和赤城霞的美好景色表达了渴望,希望能有人来补充他的遗憾。
宋琬,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往往体现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往往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深邃的情感。
此诗写于清代时期,正值文人对传统文化与艺术追求的高峰。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与典故,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前辈的崇敬与追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修养与艺术境界的追求。
这首《满江红》通过对不同艺术作品及名胜古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才华的崇敬与渴望。开头以“公子才华”引出,展现了对骠骑将军的询问,寓意对英雄人物的仰慕。接着,作者通过“千岩万壑”与“丹青佳谱”的对比,展现出自然与艺术的结合,表达了其胸怀壮志的情怀。诗中对“米公”的叹息,既是对米芾才华的赞美,也反映了自身的渺小与不足。随后的描写,如“神禹庙”和“西子里”,则体现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厚情感,流露出诗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推进,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多重感悟。最后的“须君补”一语,表达了对友人或后辈的期望,愿他们能够在艺术与人生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整首诗表达了对才华的追求与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自我不足的反思。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超脱的艺术追求。
诗中提到的“骠骑”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千岩万壑”主要描述了什么?
“须君补”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对比《满江红》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我理想的追求,然而《满江红》更为细腻,体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沉思,而《庐山谣》则强调了个体在自然中的孤独与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