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0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9:26
满江红 其四 酬西樵再和
作者:曹尔堪 〔清代〕
万马齐奔,亲曾见广陵涛涨。摅幽愤有书自白,文通无恙。
鳷鹊观前垂翅去,茱萸湾口乘潮上。问东吴一饭与王孙,何人饷。
看游戏,群鸥漾。听唉乃,渔舟唱。尽鞭霆掣电,凭天酝酿。
丹竉前应炼药,青山今日同携杖。醉来扶画手倩谁能,僧繇状。
全诗翻译:
一群马奔腾而过,我曾亲眼见到广陵潮水的汹涌澎湃。写下心中的愤懑,借书自白,文章依旧通达无碍。
鸟儿在观前垂翼而去,茱萸湾口乘着潮水而上。我问东吴的王孙,谁人请他吃饭?
看那群鸥在水面上嬉戏,听那渔舟在唱歌。尽情挥鞭如雷电般飞驰,凭着天意在酝酿。
丹竉前应该炼药,今日青山携杖同行。醉后扶持着画笔的人,谁又能比得上僧繇的风采?
曹尔堪,清代诗人,生于晚明,身处清初时期,身世背景较为复杂。他的诗风多受南宋词风影响,擅长用诗歌抒情,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
本诗是对西樵所作诗的和应,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豪放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切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万马齐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广陵的潮水,营造出一种奔腾向前的气势,象征着生活的激昂与波动。接着,诗人通过对鸟儿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向往自由的心情。诗中提到的“问东吴一饭与王孙”,则流露出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反映出社会的复杂与人际关系的微妙。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表达了对生活的思索与追求。“尽鞭霆掣电”生动地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的速度与激情,象征着对理想与目标的追逐。而“醉来扶画手倩谁能,僧繇状”则以僧繇的画技为引,暗示诗人的艺术追求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表现出豪迈与深沉的情感交织。
诗中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还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理想和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广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江 B. 扬州 C. 西安
答案:B
诗中“丹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生 C. 自由
答案:B
“尽鞭霆掣电”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平静 B. 激昂 C. 忧伤
答案:B
以上为对《满江红 其四 酬西樵再和》的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深入理解这首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