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采莲曲

《采莲曲》

时间: 2025-04-30 21:49:21

诗句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9:21

原文展示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白话文翻译

在玉色的池塘中,花朵竞相开放,金色的水面上波光粼粼。相遇时总是害怕失去彼此,因此我们同乘一只木兰舟出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溆:指颜色如玉的池塘,溆意为水面。
  • 金塘:形容水面金色的光辉,指阳光照耀下的水面。
  • 相逢:相遇的意思。
  • :害怕、担忧。
  • 相失:失去彼此。
  • 木兰舟:一种轻便的船,常用于水上游玩。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木兰舟”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在水边游玩时使用的小舟,象征着轻松惬意的生活和自由自在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国辅,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景致。

创作背景

《采莲曲》创作于唐代,那时的社会风气开放,诗人常以自然为题材,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采莲曲》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呈现了诗人对采莲活动的热爱,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交织。开头的“玉溆花争发”描绘了生机勃勃的场景,花朵的争相开放象征着青春与活力,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而“金塘水乱流”则巧妙地运用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水面波动的景象仿佛传递出轻快的乐音,使读者能感受到自然的律动。

接下来的“相逢畏相失”是全诗情感的核心,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关系,尽管相聚是快乐的,但又因对失去的恐惧而增添了一丝忧虑。这种情感的对比,使诗歌的情绪更加丰富和深刻。“并著木兰舟”则将这一情感具体化,舟上的二人共享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象征着彼此的陪伴与珍惜。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人际间的细腻情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优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溆花争发:意象鲜明,描绘出池塘中花朵的美丽与生机,表现出春天的活力。
  2. 金塘水乱流:水波荡漾,形象生动,给人以动态的美感。
  3. 相逢畏相失:表达了人与人相遇时的复杂心理,既有欢喜也有忧虑。
  4. 并著木兰舟:象征着共同的旅程与心灵的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溆”和“金塘”来形容水的美,可以理解为自然的诗意。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体现了珍惜当下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溆:象征纯洁、高雅的自然环境。
  • 金塘:象征美好与富饶。
  • 木兰舟:象征自由、轻松的生活态度和人际间的密切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溆”指的是什么? A. 水中的花
    B. 水面
    C. 池塘

  2. “相逢畏相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虑
    C. 无所谓

  3. 诗中的“木兰舟”象征着什么? A. 奔波
    B. 自由与陪伴
    C. 压力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可以将《采莲曲》和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前者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后者则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岁晚书怀呈月山太守 临平泊舟 游虎丘 寿兴国守 凤皇台 凤皇台 日暖万年枝 自嘲绝句 蜀驮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横扃 畛崖 采字旁的字 治载 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抉目吴门 学业有成 力字旁的字 衣裳楚楚 黠强 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贯通融会 隐弊 面有饥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