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0:05
重阳近也,枫残菊嫩不胜秋。
远峰相对如愁。且喜闲斋无事,
脱帽暂淹留。看张郎新句,
潇洒风流。吟仙醉侯。
问此乐人在否。花下双螯在手,
一笑奚求。红灯影里,
听清谈靡靡胜王刘。
更何用赵瑟齐讴。
重阳节快要到了,枫树的叶子已渐渐枯黄,而菊花还未完全盛开,显得难以抵挡秋天的来临。远处的山峰相对,像是愁苦的模样。幸好在这闲暇的斋室中无事可做,暂时脱下帽子,停留片刻。看着张郎的新作,潇洒而风流。吟咏间,微醺如仙。问问此时的乐人是否在场?花下的双螯在手,一笑之间何必多求呢?在红灯的映照下,听那低声细语的谈话,胜过王粲与刘伶的豪放。更何须用赵瑟和齐歌来比拟呢?
作者介绍: 董俞,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日常生活的闲适与乐趣。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秋季,重阳节临近,表现了作者在诗酒之间的闲适心境,反映出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的细腻观察与热爱。
这首《婆罗门引 秋夜饮张荆门斋》充满了清代文人特有的闲适与雅趣。开头两句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季节变换给人带来的感伤情绪,枫树的残败与菊花的娇嫩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转向自己所在的环境,提到“闲斋无事”,显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友人共享文艺,吟咏新作,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文化共鸣。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张郎作品的赞赏,更通过“吟仙醉侯”的意象,抒发了醉酒后那种超脱世俗的快乐与自由。诗人询问“此乐人在否”,显示出对友谊的珍惜与期待,而“花下双螯在手,一笑奚求”则体现了对生活简单快乐的满足。最后几句更是将这种闲适的状态提升到一种艺术的享受,认为轻松的谈话胜过华丽的歌舞,表达了一种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优雅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展示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欣赏,传达出一种超脱于繁华,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强调友谊与诗酒之间的快乐,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的“重阳”节指的是哪个时间?
诗人对张郎的评价是:
诗中提到的“红灯影里”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