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溪桥散步

《溪桥散步》

时间: 2025-04-26 14:07:54

诗句

老去观书兴易阑,绿阴清昼况多闲。

杖藜扶我溪头步,看尽湖南十里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7:54

原文展示:

老去观书兴易阑,
绿阴清昼况多闲。
杖藜扶我溪头步,
看尽湖南十里山。

白话文翻译:

老了以后,看书的兴致渐渐减少,
在绿荫环绕的清晨,正好有很多空闲时间。
拄着拐杖,在溪边散步,
尽情欣赏湖南的十里山川。

注释:

  • 老去:年龄渐长,指年纪大了。
  • 观书:看书、读书。
  • 兴易阑:兴致容易衰退,意指对读书的热情减退。
  • 绿阴:指树木的绿荫。
  • 清昼:清爽的白天。
  • :况且、更加。
  • 多闲:有很多空闲时间。
  • 杖藜:拄着竹杖。
  • 扶我:扶持我,帮助我。
  • 溪头步:在溪边散步。
  • 看尽:尽情欣赏,看到所有的美景。
  • 湖南十里山:湖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形象地描述山水的秀丽。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十里山”一词可联想到古代诗人对山水的赞美,常常作为寄情于景的表达。湖南作为山水之地,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吟咏此地的美丽风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秦奭,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诗风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人生晚年,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老年人的淡泊与从容。

诗歌鉴赏:

《溪桥散步》是一首描绘自然与自我心境的诗作,作者以“老去观书兴易阑”开篇,直接表露了年岁的增长带来的情感转变。这里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读书的热情减退,更隐含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感慨。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夏日,绿荫环绕,似乎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

“杖藜扶我溪头步”一句,画面生动,诗人拄着拐杖在溪边散步,突显出一种老年人的脆弱和无奈,但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最后“看尽湖南十里山”更是将诗人的眼界与情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与享受。整首诗洋溢着宁静的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无尽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老去观书兴易阑:年长后,读书的兴趣逐渐减退,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
    2. 绿阴清昼况多闲:在清爽的白天,绿荫环绕,正好有许多空闲的时间,反映出诗人心态的平和与闲适。
    3. 杖藜扶我溪头步:拄着拐杖,在溪边散步,描绘出诗人的身体状态以及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4. 看尽湖南十里山:尽情欣赏湖南的美景,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喜爱。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保持了平仄的对仗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绿阴、溪头、湖南十里山等意象丰富,表现出山水相间的自然美。
    • 拟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赋予自然以生命的感觉。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老年人的闲适心态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绿阴:象征着生机与宁静,带给人舒适的感受。
  • 溪头:代表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源泉,诗人在此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湖南十里山: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老去观书兴易阑”中“阑”的意思是: A. 栏杆
    B. 边缘
    C. 减少
    D. 结束

  2. 诗中提到的“杖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拐杖
    C. 竹子
    D. 一种饮品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同样描绘山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比较秦奭的《溪桥散步》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秦奭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而王维则展现出一种禅意与超脱的境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山水诗的艺术表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居杂诗九十首 结客少年场行二首 其一 用李参政游延福寺韵上之 和黄虚中韵二首 居泉南和江给事二首 人生不长好 山居杂诗九十首 用前韵赠岸老 杂诗二十七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字旁的字 芒履 源头活水 向隅独泣 万夫莫敌 绝类离群 倒踏门 聿字旁的字 笺注 睹结尾的成语 恩同父母 邑字旁的字 纵横家 农贷 翥结尾的成语 竖心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