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5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50:21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习惯于在漫长的夜晚中度过春天,
带着妻子和孩子,头发中夹杂着白丝。
梦中依稀看到慈母的泪水,
城头变幻着大王的旗帜。
忍心看着同辈们化为新鬼,
愤怒地在刀丛中找寻小诗。
吟咏完毕低头无处可写,
月光如水般洒在黑衣上。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复杂,风格独特,语言犀利。鲁迅在文学创作中常常关注社会问题,表达对弱者的同情与对社会不公的愤怒。
《惯于长夜过春时》是鲁迅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写成的。诗中流露出对故乡、母亲的思念和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愤怒。鲁迅在战乱与社会变革中,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失落,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惯于长夜过春时》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首句“惯于长夜过春时”便以一种沉重的语气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漫长的等待,仿佛暗示着时代的压迫与个人的无奈。接下来的“挈妇将雏鬓有丝”,则通过描绘家庭的场景,突显出诗人对家庭的眷恋与责任感,同时也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衰老的无情。
“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意象,勾起了诗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与思念,母亲的泪水更是承载了无尽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而“城头变幻大王旗”则富有强烈的政治意味,表现了社会动荡与权力更替的无常,仿佛在警示人们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忍看朋辈成新鬼”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逝去的无奈与愤怒,象征着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则以宁静的意象收尾,展现了诗人在创作上的孤独与无奈,月光映照的黑衣仿佛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沉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鲁迅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鲁迅对家庭的关怀、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愤怒,表现了他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创作精神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惯于长夜过春时”中的“长夜”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生活的艰难
B. 夜晚的美丽
C. 春天的短暂
D. 家庭的温暖
诗中“忍看朋辈成新鬼”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愤怒与无奈
C. 安静
D. 期待
“月光如水照缁衣”中的“缁衣”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衣服
B. 黑色的衣服
C. 春天的衣服
D. 传统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