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5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0:56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
蚀月妖蟆俄扫穴,
鸣阳丹凤力回天。
围腰不爱重金带,
洗脚宁登一叶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奇的场景:月亮被妖蟆所侵蚀,突然间妖蟆飞快地扫清了自己的洞穴;阳光下的丹凤鸣叫,仿佛用力想要扭转乾坤。诗中表现出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宁愿洗脚而乘一叶小船,也不愿佩戴沉重的金带。
刘克庄(1189年-1269年),字梦阮,号青山,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刘克庄在政治上曾经任职于朝廷,但他对权力和物质的态度较为淡薄,追求一种高洁的品格。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反思和对个人价值观的追求有关。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轻视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繁华与简朴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使用了夸张和幻想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异的场景,月亮的蚀与妖蟆的行为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仿佛暗示着世事的变幻莫测。接下来提到丹凤鸣叫,寓意着生机与希望,展现了对未来的向往。
在后两句中,诗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他对财富的漠视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围腰的重金带与洗脚的小船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一种对奢华生活的拒绝。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诗人选择了宁静与自由,令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展现了浓厚的人文精神,既有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通过简单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物质财富的轻视与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选择题:诗中“妖蟆”象征什么?
A. 美好 B. 邪恶 C. 财富
填空题:诗人宁愿“洗脚”,也不愿意_____。
判断题:这首诗强调物质财富的重要性。(对/错)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多地探讨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而李白则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