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8:52
九日同诸友游丰乐院翠围亭槛前竹树蓊蔽命僧
作者: 郭印 〔宋代〕
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
十年废扫除,木拱竹成林。
客来眼生翳,不惜斤斧寻。
丁丁度馀响,几席延嵚崟。
一掌开平川,双鬟出高岑。
初疑白日晦,坐顷失繁阴。
虚壁荡晴影,耿耿明衣襟。
是时菊花节,悠然副登临。
残霞映夕酌,幽籁随清吟。
人情异晨夕,山色无古今。
世间诸法空,通塞本由心。
勉挥金宝剑,勿使茅苇侵。
我在青山环绕的亭子里静坐,感受着这里的幽静意趣。十年来无人打理,木头和竹子已成茂密的森林。客人来访目光模糊,甚至不惜用斧头去探索。叮叮当当的声响在空中回荡,几张席子延展在高低起伏的岩石上。一只手掌开阔了平坦的河面,双鬟飘逸的女子从高处走出。起初我以为白天已经暗淡,坐久了竟然失去了阳光的明媚。虚空的墙壁荡漾着晴天的影子,衣襟在明亮的光影中变得清晰。正值菊花盛开的节日,我悠然自得地登高远望。残余的晚霞映照着酒杯,幽雅的音乐伴随清吟。人的情感在早晚之间是不同的,而山的颜色却没有古今之分。世间万物本质上都是空的,通达与阻塞完全取决于内心。努力挥舞着金色的宝剑,不让茅草侵扰这片天地。
郭印,生于宋代,作为一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期间,作者与友人游玩丰乐院,借此机会抒发对自然的喜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郭印的《九日同诸友游丰乐院翠围亭槛前竹树蓊蔽命僧》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丰乐院的美丽景致,通过与友人的欢聚,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作者通过“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美丽的山水画卷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着,诗人反思十年未扫的竹林,暗示人生的变迁和时光的无情。
诗人通过描写客人到来时的模糊和叮当声响,展现了生活的细微之处,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逐渐与个人情感交织,体现了对时间流逝与人事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总结道“世间诸法空,通塞本由心”,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强调内心的安宁与自我修养才是永恒的追求。
整首诗流畅而自然,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郭印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诗中“筑亭邀青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城市的向往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友人的思念
“世间诸法空,通塞本由心”这句诗的意思是:
A. 万物皆有价值
B. 内心决定了人生的通达与否
C. 一切皆为虚幻
D. 生活需要追求物质
诗中描述的“残霞映夕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境?
A. 早晨的清新
B. 傍晚的宁静与悠闲
C. 正午的喧闹
D. 夜晚的孤独
答案:1. A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