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同诸友游丰乐院翠围亭槛前竹树蓊蔽命僧

《九日同诸友游丰乐院翠围亭槛前竹树蓊蔽命僧》

时间: 2025-05-10 09:58:52

诗句

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

十年废扫除,木拱竹成林。

客来眼生翳,不惜斤斧寻。

丁丁度馀响,几席延嵚崟。

一掌开平川,双鬟出高岑。

初疑白日晦,坐顷失繁阴。

虚壁荡晴影,耿耿明衣襟。

是时菊花节,悠然副登临。

残霞映夕酌,幽籁随清吟。

人情异晨夕,山色无古今。

世间诸法空,通塞本由心。

勉挥金宝剑,勿使茅苇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8:52

原文展示:

九日同诸友游丰乐院翠围亭槛前竹树蓊蔽命僧
作者: 郭印 〔宋代〕

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
十年废扫除,木拱竹成林。
客来眼生翳,不惜斤斧寻。
丁丁度馀响,几席延嵚崟。
一掌开平川,双鬟出高岑。
初疑白日晦,坐顷失繁阴。
虚壁荡晴影,耿耿明衣襟。
是时菊花节,悠然副登临。
残霞映夕酌,幽籁随清吟。
人情异晨夕,山色无古今。
世间诸法空,通塞本由心。
勉挥金宝剑,勿使茅苇侵。


白话文翻译:

我在青山环绕的亭子里静坐,感受着这里的幽静意趣。十年来无人打理,木头和竹子已成茂密的森林。客人来访目光模糊,甚至不惜用斧头去探索。叮叮当当的声响在空中回荡,几张席子延展在高低起伏的岩石上。一只手掌开阔了平坦的河面,双鬟飘逸的女子从高处走出。起初我以为白天已经暗淡,坐久了竟然失去了阳光的明媚。虚空的墙壁荡漾着晴天的影子,衣襟在明亮的光影中变得清晰。正值菊花盛开的节日,我悠然自得地登高远望。残余的晚霞映照着酒杯,幽雅的音乐伴随清吟。人的情感在早晚之间是不同的,而山的颜色却没有古今之分。世间万物本质上都是空的,通达与阻塞完全取决于内心。努力挥舞着金色的宝剑,不让茅草侵扰这片天地。


注释:

  • 筑亭:修建亭子。
  • 邀青山:邀请青山入景,形容亭子依山而建。
  • 幽意:幽静的情趣。
  • 十年废扫除:十年来无人打扫。
  • 客来眼生翳:客人来时眼前模糊不清。
  • 丁丁度馀响:叮当声响。
  • 几席延嵚崟:几张席子在山石间展开。
  • 一掌开平川:手掌状似开阔的平川。
  • 双鬟:指髻上有两个鬟发的女子。
  • 虚壁荡晴影:空墙面上荡漾着晴天的影子。
  • 悠然副登临:悠然自得地登高。
  • 人情异晨夕:人的情感在早晨与晚上是不同的。
  • 世间诸法空:世间万物皆为空,意指虚无。
  • 勉挥金宝剑:努力挥动宝剑,象征奋发向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印,生于宋代,作为一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期间,作者与友人游玩丰乐院,借此机会抒发对自然的喜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郭印的《九日同诸友游丰乐院翠围亭槛前竹树蓊蔽命僧》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丰乐院的美丽景致,通过与友人的欢聚,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作者通过“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美丽的山水画卷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着,诗人反思十年未扫的竹林,暗示人生的变迁和时光的无情。

诗人通过描写客人到来时的模糊和叮当声响,展现了生活的细微之处,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逐渐与个人情感交织,体现了对时间流逝与人事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总结道“世间诸法空,通塞本由心”,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强调内心的安宁与自我修养才是永恒的追求。

整首诗流畅而自然,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郭印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筑亭邀青山:修建亭子,邀请青山的陪伴。
  2. 眷此幽意深:对这幽静的情趣深有眷恋。
  3. 十年废扫除:十年来无人打扫,荒废已久。
  4. 木拱竹成林:树木茂盛,竹林成林。
  5. 客来眼生翳:客人来访时,眼前模糊。
  6. 不惜斤斧寻:不惜用斧头去寻觅。
  7. 丁丁度馀响:叮当声在空中回荡。
  8. 几席延嵚崟:几张席子在山石间展开。
  9. 一掌开平川:手掌似开阔的平川。
  10. 双鬟出高岑:双鬟女子从高处走来。
  11. 初疑白日晦:起初以为白天已暗淡。
  12. 坐顷失繁阴:坐久了失去了阴影。
  13. 虚壁荡晴影:空墙上荡漾着晴天的影子。
  14. 耿耿明衣襟:衣襟在明亮光影中清晰。
  15. 是时菊花节:正值菊花盛开的节日。
  16. 悠然副登临:悠然自得地登高远望。
  17. 残霞映夕酌:晚霞映照着酒杯。
  18. 幽籁随清吟:幽雅的音乐伴随清吟。
  19. 人情异晨夕:人的情感在早晚之间不同。
  20. 山色无古今:山的颜色没有古今之分。
  21. 世间诸法空:世间万物皆为空。
  22. 通塞本由心:通达与阻塞由内心决定。
  23. 勉挥金宝剑:努力挥舞宝剑。
  24. 勿使茅苇侵:不要让茅草侵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掌开平川”,形象地表达了平坦的感觉。
  • 拟人:如“虚壁荡晴影”,赋予墙壁以动感。
  • 对仗:如“残霞映夕酌,幽籁随清吟”,使诗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永恒。
  • 竹树:象征着坚韧与生机。
  • 菊花:象征着高洁与淡泊。
  • 夕霞: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 金宝剑:象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筑亭邀青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城市的向往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友人的思念

  2. “世间诸法空,通塞本由心”这句诗的意思是:
    A. 万物皆有价值
    B. 内心决定了人生的通达与否
    C. 一切皆为虚幻
    D. 生活需要追求物质

  3. 诗中描述的“残霞映夕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境?
    A. 早晨的清新
    B. 傍晚的宁静与悠闲
    C. 正午的喧闹
    D. 夜晚的孤独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山中问答》 - 王维
  • 《秋夕》 - 杜牧

诗词对比:

  • 《登高》中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人生的艰辛与悲凉。
  • 《山中问答》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平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屏山夕照 龙潭夜月 代寿 春雨遣兴 春日书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辥然 重三 怪形怪状 相帅成风 九鼎一言 三框儿的字 髟字旁的字 旗番 畎夷 郎才女貌 亅字旁的字 包含识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转劫 包含惮的成语 付诸东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