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0:22
南塘晚步记邻里语
作者:陆游(宋代)
唤舟欲泛湖,出门日已暮。
顾景遂辍行,老病畏风露。
不如上南塘,萧然散予步。
季子挟书卷,仲孙奉杖屦。
夏秋多杜门,一出惊行路。
邻里相与言穑事凛可惧,
群蝗飞蔽日,残啮到竹树惟兹数里间,
若有神物护,天菑幸独薄,
岂以此老故?
老人亦自笑病骨日欲仆,
鬼神彼何为,与世殊好恶?
相期勤自修,此幸岂可屡。
召唤小船想要在湖上划行,但出门时天色已经晚了。
看到美景便停下脚步,年老多病的我害怕风露的侵袭。
不如去南塘,悠然散步享受宁静。
季子带着书卷,仲孙则奉上鞋杖。
夏秋季节常常闭门不出,一旦出门便惊动了行路的人。
邻里之间谈论着农务,令人心生恐惧,
成群的蝗虫遮蔽了阳光,疯狂啃食着竹树,
在这短短的几里间,若有神灵保护,天灾也算是轻微,
难道仅凭年龄的增长就应该感到悲伤吗?
老人们也嘲笑自己,病骨日渐虚弱,
鬼神又为何存在,对世间的好恶又何以不同?
我们约定勤奋自修,这样的幸运岂能常有?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反抗金朝统治,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报国情怀。陆游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的生活观察。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邻里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自然灾害的忧虑。
《南塘晚步记邻里语》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歌,描绘了诗人晚年在南塘散步时的心境。诗中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色与生活悲喜的交融。开篇“唤舟欲泛湖,出门日已暮”,诗人通过日暮时分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无奈,暗示了自己的老态与孤独。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选择了宁静的南塘,他渴望远离尘嚣,享受一份宁静的散步时光。诗中“季子挟书卷,仲孙奉杖屦”,描绘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季子的读书与仲孙的陪伴,象征着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然而,诗人在描绘宁静生活的同时,转而谈及邻里间的忧虑,特别是蝗灾对农田的侵袭,体现了时代背景下农民的艰辛与不易。最后,诗人以自我反思的方式,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思考生死与存在的意义,这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生活的记录,更是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表现出诗人对社会时局的关切和对生命的思考。在面对自然灾害与生活困境时,诗人选择积极面对,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自我修养和内心的宁静。
诗中提到的“季子”与“仲孙”分别指代什么?
诗人在散步时感到的主要情绪是什么?
“群蝗飞蔽日”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对比陆游的《南塘晚步记邻里语》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陆游更关注生活中的忧虑与人际关系,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自我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