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1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11:39
山行分曙色,一路见人稀。
野鸟啼还歇,林花堕不飞。
云迷栖鹤寺,水涩钓鱼矶。
回首天将暝,逢僧话未归。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山行的情景,伴随着晨曦的微光,路上几乎见不到行人。野鸟时而鸣叫又时而停歇,林中的花朵也静静地落下,不再飞舞。云雾迷漫了栖息鹤的寺庙,水流变得缓慢,适合钓鱼的岩石也显得干涩。回头望去,天色将暗,正巧遇到一位和尚,聊着天却还未归去。
作者介绍:戴叔伦(约802-860),字景山,唐代诗人,官至给事中。其诗以清新自然、情景交融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戴叔伦游山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人们对山水的崇尚及回归自然的情感。
《山行》以清晨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诗中通过简练的笔法,展现了诗人所看到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他的孤独感和内心的宁静。开头的“山行分曙色”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静谧的早晨,接着用“见人稀”来突出这份宁静。野鸟的啼叫与林花的落下,构成了一种生动的自然音景,传达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诗中“云迷栖鹤寺,水涩钓鱼矶”描绘了云雾弥漫的寺庙与干涩的水流,展现出一种朦胧而恬淡的意境,仿佛把人带入了一个世外桃源。最后两句“回首天将暝,逢僧话未归”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提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有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描绘,结合内心的感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自然、寻求内心宁静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例如“云迷栖鹤寺”中“云迷”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的状态。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题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一路见人稀”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
“野鸟啼还歇”中的“啼”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逢僧话未归”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戴叔伦的《山行》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之美,但《山行》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鹿柴》则通过描绘环境传达出一种闲适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