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40
原文展示:
萧然被褐不求知,
归倚溪船理钓丝。
却笑荆山空自售,
未应有智不如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身穿粗布衣服,不求名利,悠闲地靠在溪边的小船上整理钓鱼的丝线。他看着荆山,笑着说那山上无用的东西自卖自夸,显然是没有智慧的人不如向日葵那样向阳而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的忠诚,代表作有《正气歌》等。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外敌入侵,文天祥积极参与抗元斗争,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诗人通过描绘一个穿着简朴、悠闲生活的渔夫形象,表现了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的“萧然被褐”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净和自在,仿佛在喧嚣的社会中,诗人寻求的是一种属于自己的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却笑荆山空自售”来讽刺那些自以为是、夸夸其谈的人,表现了对无用之物的鄙视。荆山的意象暗示着虚浮的事物,而向日葵的形象则象征着向往阳光、追求真实生命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比,传达了深刻的生活哲理:真正的智慧在于认识生活的本质,追求内心的宁静,而非盲目追逐世俗名利。这种思想在当时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真实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被褐”是什么意思?
诗中“荆山”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