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桂枝香 秋阑

《桂枝香 秋阑》

时间: 2025-05-07 23:00:00

诗句

层层卐字。

又勒住斜阳,勾人情思。

窄径弯环,褪了些儿苔翠。

深深几曲回廊隐,剩流萤、越防飞至。

个侬行处,半身遮断,夹纱衫子。

料不是、慵扶倦倚。

是怯了西风,吹梦帘底。

十二周遭,不见那回双髻。

蓦禁风露中宵凭,认昨夜、星辰如此。

玲珑一角,莫教偎捻,海棠红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0:00

原文展示:

层层卐字。又勒住斜阳,勾人情思。窄径弯环,褪了些儿苔翠。深深几曲回廊隐,剩流萤越防飞至。个侬行处,半身遮断,夹纱衫子。料不是慵扶倦倚。是怯了西风,吹梦帘底。十二周遭,不见那回双髻。蓦禁风露中宵凭,认昨夜星辰如此。玲珑一角,莫教偎捻,海棠红泪。

白话文翻译:

在层层的卐字下,夕阳的余晖被紧紧勒住,勾起了人们的情思。窄窄的小路蜿蜒曲折,苔藓的翠色已渐渐褪去。深深的回廊隐秘着几曲,只有流萤越过防护飞到这里。你走过的地方,半身被遮住,穿着轻纱的衣衫。想必并不是懒散地倚靠着。是因为害怕西风,吹起了梦的帘子。四周十二个方位,没有看到那对双髻。忽然在风露之中,凭栏回望,认出了昨夜的星辰如此。玲珑的一个角落,莫要依偎着捻动,海棠的红泪。

注释:

字词注释:

  • 卐字:形容图案,可能指某种花纹或装饰。
  • 勒住:紧紧包住或固定。
  • 勾人情思:引起人的思念或情感。
  • 夹纱衫子:一种轻薄的衣服,形容女子的服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秋天景色与情感的描绘,反映了清代诗人的情感世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颂万是清代的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象著称。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在当时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文化相对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情感寄托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情景,情感深邃而丰富。开头的“层层卐字”便为全诗奠定了复杂的情绪基调,仿佛是对生活的无限思索与感慨。夕阳的余晖映照着窄小的曲径,构建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诗中描写的“流萤”与“西风”,不仅营造了秋日的意境,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的脆弱。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半身遮断”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中的“梦帘”与“星辰”,则进一步强化了梦与现实的对比,彰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整体而言,程颂万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将秋天的美与愁融为一体,令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亦感受到深深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层层卐字:隐喻复杂的情感或环境。
  2. 又勒住斜阳:夕阳被束缚,象征时间的固定与无奈。
  3. 勾人情思:引发思念与情感的流动。
  4. 窄径弯环:小路的蜿蜒,象征人生的曲折。
  5. 褪了些儿苔翠:时间的流逝让生机逐渐消逝。
  6. 深深几曲回廊隐:隐秘的回廊,象征内心深处的思考。
  7. 剩流萤越防飞至:流萤难以被阻挡,象征希望与自由。
  8. 半身遮断:面对情感的遮蔽与迷惑。
  9. 夹纱衫子:轻盈的衣衫,暗示柔情。
  10. 怯了西风:对外界环境的敏感与脆弱。
  11. 十二周遭:形容环境的封闭感。
  12. 不见那回双髻:思念已久的人或事物。
  13. 蓦禁风露中宵凭:在夜深人静时反思。
  14. 认昨夜星辰如此:光阴的流逝,往日回忆的清晰。
  15. 玲珑一角:细腻的美感。
  16. 莫教偎捻,海棠红泪:不应沉浸于悲伤中,海棠象征着美丽与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内心情感。
  • 拟人:将流萤和风赋予情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思考与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成熟、衰老与思考。
  • 流萤:象征希望与自由。
  • 西风:象征外部环境的影响与情感的脆弱。
  • 星辰:象征回忆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卐字”主要象征什么?

    • A. 复杂情感
    • B. 美丽的花纹
    • C. 诗人的名字
  2. “西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秋天的凉意
    • B. 对外界的敏感
    • C. 内心的宁静
  3. 诗中提到的“海棠红泪”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的回忆
    • B. 忧伤与失落
    • C. 自由与希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 苏轼《水调歌头》:在表达对月的思念时,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风格较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全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长相思 寄珧书 长相思 长相思 长相思慢 长相思 长相思 石榴 长相思 其二 嘲人 长相思 江干 长相思•目成 长相思 丛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字旁的字 包含闱的词语有哪些 屈礼 三点水的字 十二女 乚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老而弥笃 沾丐后人 春秋责备贤者 残照 食不糊口 名门右族 方字旁的字 驰空 褒奖 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