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9:43
携壶藉草醉斜阳,白鹤飞来月下双。
芦叶西风惊别浦,芭蕉夜雨隔疏窗。
千年帝子朱帘梦,一曲仙人铁笛腔。
若问山翁还瘦否,手持渔竹下寒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老翁,手持酒壶,醉意朦胧地享受着斜阳的温暖。白鹤在月光下飞来,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芦苇在西风中摇曳,惊动了别浦的宁静;夜雨拍打着芭蕉,隔着窗户传来细微的声响。诗中提到千年帝子的梦境,似乎在回忆过去的辉煌;而那仙人演奏的铁笛声则仿佛诉说着超脱的境界。最后,诗人以问句结束,不禁让人思考这位山翁是否依旧消瘦,他或许正手持渔竹,坐在寒江边,享受这份宁静。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伯庸,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在抵抗蒙古侵略过程中表现出色,最终为国捐躯。其诗歌风格豪放、壮烈,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正值国家危机四伏之际。文天祥在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体现出一种无奈与沉思。
《山中即事》是一首充满哲理与闲适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思考。开篇“携壶藉草醉斜阳”,显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斜阳的映照下,似乎一切烦恼都被抛诸脑后。接着“白鹤飞来月下双”,白鹤的出现不禁让人联想到高洁与宁静,象征着诗人心灵的追求。
“芦叶西风惊别浦,芭蕉夜雨隔疏窗”,这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诗人的情感。芦叶在风中摇曳,芭蕉在雨中轻声细语,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最后的“若问山翁还瘦否”,则是诗人自问自答,似乎在反思自己的处境与心境。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最终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这首诗不仅美在词句,更深在其所蕴含的哲理,展现了文天祥作为诗人的深邃与广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繁华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鹤”象征什么?
A. 繁华
B. 高洁与超然
C. 生活的烦恼
“若问山翁还瘦否”的意思是?
A. 诗人对老人的关心
B.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C. 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铁笛腔”象征着?
A. 世俗的烦恼
B. 超脱的境界
C. 荣华富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