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4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45:13
赤日若射火,林风不动梢。
羸汗尚流沛,冠服岂堪包。
贵人谅有禀,惯习非强教。
窃观行车马,坌荡剧煨炮。
宁思山中人,石泉浸两骹。
烈日仿佛在燃烧,林中的风也不轻轻摇动树梢。
我流下的汗水如同倾泻,头上的帽子和衣服又怎么能承受这样的热?
贵人自然有他们的承受能力,习惯的形成不是强迫能教出来的。
我在偷偷观看那些行驶的车马,尘土飞扬,炊烟袅袅,热气蒸腾。
倒不如想念山中的人,感受那石泉浸湿双腿的清凉。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对贵人生活的观察与对自然的渴望,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阶层的思考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诗闻名,风格清新,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时。梅尧臣通过描绘炎热的夏季,表达了对清凉环境的渴望以及对贵族生活的反思。
《苦热》是一首充满生动形象的诗作,通过对夏日酷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用“赤日若射火”形象地描绘出炎炎烈日的炙烤,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羸汗尚流沛”传达出自身的苦楚,表现出在这种酷热环境中,连基本的衣物都显得难以承受。
而“贵人谅有禀”则引入了对比,贵族虽然生活富足,却也无法避免炎热的侵扰,体现了人们对不同社会阶层的思考。最后,诗人以“宁思山中人”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山中的清凉泉水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在写景与抒情之间游刃有余,展现出梅尧臣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反思。
整个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酷热的苦恼与对自然清凉的向往,反映了人在炎热环境中的无奈和对社会阶层的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赤日若射火”所描绘的意象是什么?
“羸汗尚流沛”中的“羸”字有什么含义?
诗人宁愿想念哪个地方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社会动荡中的个人感受,主题涉及对生活和自然的反思。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渴望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但梅尧臣更倾向于直接描绘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背景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