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石门洞

《题石门洞》

时间: 2025-05-02 07:58:26

诗句

瀑水东南冠,庐山未足论。

飞来长似雨,流处不知源。

洞裹龙为宅,溪边石作门。

修竹谢康乐,庵有故基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8:26

原文展示:

题石门洞 徐玑 〔宋代〕 瀑水东南冠,庐山未足论。 飞来长似雨,流处不知源。 洞裹龙为宅,溪边石作门。 修竹谢康乐,庵有故基存。

白话文翻译:

瀑布在东南堪称第一,庐山的瀑布也不足以谈论。 飞泻下来长久如雨,流动之处不知源头。 洞中龙作为居所,溪边石头形成门。 修竹映衬着谢康乐的庵,旧址依然存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瀑水:瀑布。
  • 东南冠:东南地区的第一。
  • 庐山:中国著名的山脉,以瀑布闻名。
  • 飞来长似雨:形容瀑布飞泻如雨。
  • 流处不知源:瀑布流动的地方,源头不明。
  • 洞裹龙为宅:洞中居住着龙,比喻洞的深邃神秘。
  • 溪边石作门:溪边的石头形成门状,形容自然景观的奇特。
  • 修竹:修长的竹子。
  • 谢康乐:指南朝宋的文学家谢灵运,字康乐。
  • 庵有故基存:庵的旧址依然存在。

典故解析:

  • 谢康乐:谢灵运,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山水诗著称,此处提及可能是因为他与山水有深厚的文化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和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石门洞的壮丽景色,通过对瀑布、洞穴、溪流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历史遗迹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石门洞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瀑布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与神秘。诗中“瀑水东南冠”一句,即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景观的高度评价,认为其美超越了著名的庐山瀑布。随后的“飞来长似雨,流处不知源”进一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瀑布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的无穷奥秘。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洞穴和溪流的描绘,增加了诗的神秘感和历史感,特别是提到“修竹谢康乐,庵有故基存”,不仅增添了文化底蕴,也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瀑水东南冠”:直接赞美瀑布在东南地区的美景中居于首位。
  • “庐山未足论”:对比庐山,认为其瀑布也不足以与石门洞的瀑布相比。
  • “飞来长似雨”:用“雨”比喻瀑布的飞泻,形象生动。
  • “流处不知源”:表达了瀑布源头的神秘和不可知。
  • “洞裹龙为宅”:以龙为喻,形容洞穴的深邃和神秘。
  • “溪边石作门”:描绘了溪边石头形成的自然门状景观。
  • “修竹谢康乐”:提及谢灵运,增添文化底蕴。
  • “庵有故基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来长似雨”,用雨比喻瀑布的飞泻。
  • 拟人:如“洞裹龙为宅”,将洞穴拟人化为龙的居所。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石门洞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体现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与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瀑水:瀑布的壮丽。
  • 飞来长似雨:瀑布的动态美。
  • 洞裹龙为宅:洞穴的神秘。
  • 修竹:自然与文化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瀑水东南冠”是指什么? A. 庐山瀑布 B. 石门洞瀑布 C. 其他地方的瀑布 答案:B

  2. “飞来长似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谢康乐”是谁? A. 徐玑的朋友 B. 南朝宋的文学家 C. 石门洞的居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描绘瀑布的壮丽,但风格和情感有所不同。

诗词对比:

  • 徐玑的《题石门洞》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两者都描绘瀑布,但徐玑的诗更注重自然与历史的结合,而李白的诗则更注重瀑布的动态美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收录了众多古代诗人的作品,包括徐玑的这首诗。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分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鹊踏枝 其十 鹊踏枝 其九 鹊踏枝 其八 鹊踏枝 其七 鹊踏枝 其六 鹊踏枝 鹊踏枝 其八 和冯延巳 鹊踏枝 其七 和冯延巳 鹊踏枝 其六 和冯延巳 鹊踏枝 其五 和冯延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字旁的字 同门共业 耳挖勺儿 隶字旁的字 愚昧落后 拿送 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木朽不雕 水激则旱 泚颡 亘古通今 引以为耻 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飞字旁的字 包含阵的成语 水碾 病字头的字 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