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4:34
原文展示:
题李商叟半村堂 徐玑 〔宋代〕
住屋半依村,先生气貌尊。 若非迎好客,长是掩柴门。 觅句行山影,披蓑钓月痕。 固贫年八十,惟得令名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住在半村的小屋里,先生的气度和外貌都很尊贵。 如果不是迎接贵客,常常是关闭着柴门。 在山影下行走寻找诗句,披着蓑衣在月光下钓鱼。 虽然贫穷到了八十岁,但只有他的好名声留存。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生卒年不详),字元直,宋代诗人,以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半村堂的文人形象,通过对其生活状态和品格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隐居文人的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的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中“住屋半依村”和“长是掩柴门”描绘了文人的隐居环境,而“觅句行山影”和“披蓑钓月痕”则表现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创作的灵感来源。最后两句“固贫年八十,惟得令名存”强调了文人的清贫生活和高尚名声,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隐居文人的高洁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通过对其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强调了清贫生活和高尚名声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长是掩柴门”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文人常常关闭柴门 B. 文人常常打开柴门 答案:A
诗中“固贫年八十”强调了什么? A. 文人的富裕生活 B. 文人的清贫生活 答案:B
诗中“惟得令名存”表明了什么? A. 文人的名声不好 B. 文人的好名声留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