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伤春四首 其四

《伤春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4-26 06:31:15

诗句

高楼春昼独惊心,白日閒云亦自阴。

风雨催花花已尽,满城新绿乱鸣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1:15

原文展示: 高楼春昼独惊心,白日閒云亦自阴。 风雨催花花已尽,满城新绿乱鸣禽。

白话文翻译: 站在高楼上,春日的白昼独自让人心惊,白天的闲云也显得阴沉。 风雨催促着花朵凋谢,花儿已经凋零殆尽,整个城市中新绿的树叶在鸟儿的鸣叫声中显得格外喧闹。

注释:

  • 高楼:指高处的建筑物,这里可能指诗人所在的位置较高,能够俯瞰四周。
  • 春昼:春天的白天。
  • 惊心:形容心情受到触动,感到不安或惊讶。
  • 閒云:悠闲的云彩。
  • 自阴:自然显得阴沉。
  • 风雨催花:风雨加速了花朵的凋谢。
  • 花已尽:花朵已经全部凋谢。
  • 新绿:指春天新长出的绿叶。
  • 乱鸣禽:鸟儿在喧闹地鸣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春天的一个阴沉日子里,诗人独自在高楼上,感叹春光的短暂和自然界的变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一个场景,诗人通过高楼、白日、云彩、风雨、花朵和鸟鸣等元素,表达了对春天短暂和自然变化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高楼、白日、云彩、风雨、花朵和鸟鸣等元素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和自然变化无常的深刻感受。诗中的“惊心”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风雨催花、花已尽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最后,满城新绿和乱鸣禽的描写,虽然带来了春天的生机,但也暗示了旧的美丽已经消逝,新的生命正在取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循环不息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诗词解析:

  • 第一句“高楼春昼独惊心”,通过“高楼”和“春昼”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孤独和不安的氛围。
  • 第二句“白日閒云亦自阴”,用“白日”和“閒云”来描绘天空,但“自阴”一词却带来了阴沉的气氛。
  • 第三句“风雨催花花已尽”,直接描绘了风雨对花朵的影响,表达了春天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
  • 第四句“满城新绿乱鸣禽”,虽然带来了春天的生机,但也暗示了旧的美丽已经消逝,新的生命正在取代。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风雨催花”,将风雨拟人化,赋予其催促花朵凋谢的动作。
  • 对比:如“花已尽”与“满城新绿”形成对比,表达了旧与新的交替。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短暂和自然变化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和对自然界循环不息的理解。

意象分析:

  • 高楼:象征孤独和观察的位置。
  • 春昼:春天的白天,象征短暂和美好。
  • 白日閒云:描绘天空的景象,但“自阴”带来了阴沉的气氛。
  • 风雨催花:描绘自然界的力量和花朵的脆弱。
  • 满城新绿:春天的生机,象征新的开始。
  • 乱鸣禽:鸟儿的喧闹,象征春天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惊心”一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惊讶 C. 悲伤 D. 平静
  2. “风雨催花花已尽”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生机 B. 花朵的盛开 C. 花朵的凋谢 D. 鸟儿的鸣叫
  3. 诗的最后一句“满城新绿乱鸣禽”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春天的开始 C. 冬天的到来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 王维的《鸟鸣涧》:描绘了山中的春天,通过鸟鸣和流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张耒的《伤春四首 其四》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耒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

相关查询

寄无可上人 和韩吏部泛南溪 杨秘书新居 题岸上人郡内闲居 郑尚书新开涪江二首 其二 送张道者 洛阳道中寄弟 送刘侍御重使江西 古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殷牖 寻幽入微 尢字旁的字 调嘴学舌 一字旁的字 跑马观花 秋扇见捐 漫开头的成语 燕颔虬须 连理枝 车字旁的字 百弊丛生 气字旁的字 姿美 包含窦的词语有哪些 媚气 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