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40
原文展示:
上方僧 张耒 〔宋代〕
不下上方地,夜禅心虑冥。三更风雪暗,一点佛龛灯。持钵咒潭水,鬼神拳跪听。山静寒云薄,天空孤月明。霜桐占阶影,风叶绕廊声。经济心难就,蹉跎岁屡更。冥鸿本清远,何事亦宵征。
白话文翻译:
不离开上方的禅地,夜晚禅修心灵深沉。三更时分风雪昏暗,只有一点佛龛的灯光。手持钵盂念咒潭水,鬼神都跪着聆听。山中静谧寒云稀薄,天空高远孤月明亮。霜冻的桐树映在台阶的影子,风吹树叶环绕廊道发出声响。追求经济之道心难达成,岁月蹉跎不断更迭。冥鸿原本清高远大,为何也要在夜晚飞行。
注释: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禅修生活和对世俗的超越。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夜晚禅修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追求的淡泊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禅修的场景,展现了僧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三更风雪暗,一点佛龛灯”一句,以风雪的昏暗对比佛龛灯的微光,象征了僧人在世俗的喧嚣中保持内心的清明。而“山静寒云薄,天空孤月明”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映衬僧人的心境,表达了在静谧中寻求心灵的高远与清明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与内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禅意。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一点佛龛灯”象征什么? A. 僧人的内心光明 B. 世俗的喧嚣 C. 时间的流逝 D. 自然的循环
“冥鸿本清远,何事亦宵征”中的“冥鸿”比喻什么? A. 高飞的鸟 B. 世俗的追求 C. 时间的流逝 D. 自然的循环
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僧人对世俗的淡泊? A. 不下上方地,夜禅心虑冥 B. 经济心难就,蹉跎岁屡更 C. 山静寒云薄,天空孤月明 D. 持钵咒潭水,鬼神拳跪听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