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3:55
高阳台 柳浪闻莺,次张玉田韵
作者: 吴湖帆
陌上车尘,亭前马迹,更谁野渡呼船。
崇观长廊,苏碑不是当年。
春风柳浪凄迷景,忍几番舞泣歌怜。
只斜阳浮紫悬金,摇荡晴烟。
钱唐自古繁华地,羡三秋丹桂,十里红莲。
树底莺啼,还疑丰乐楼边。
绣帘十二非畴昔,剩满湖月照鸥眠。
最关心如此江山,又听啼鹃。
在乡间小路上,车尘飞扬,亭子前马蹄留下的痕迹,让人想起了曾经的热闹;还有谁在野外渡口呼唤船只呢?那崇高的长廊,苏东坡的碑文早已不是当年的情景。春风拂动柳浪,令人感到凄迷的景象,忍不住几度舞动,泪流满面,歌声哀怜。斜阳洒下紫光,悬挂在天空,摇曳着晴天的烟雾。钱塘自古以来就是繁华之地,令人羡慕三秋时节的丹桂和十里红莲。树下黄莺啼唱,让人怀疑那是丰乐楼边的景象。绣帘已经不再是往日的模样,湖面上月光照耀着鸥鸟安眠。如此美好的江山,最让我动心的,还有那啼叫的杜鹃。
作者介绍:吴湖帆(1894-1968),字子华,号湖帆,江苏无锡人。清末民初著名画家、诗人,擅长山水画、花鸟画,追求文人画的精神。他的诗词风格清新流畅,常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寄托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吴湖帆晚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过往繁华的追忆。正值清末民初,国家动荡,社会变迁,诗人在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中,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吴湖帆的《高阳台 柳浪闻莺,次张玉田韵》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景色细腻而富有层次感,从乡间小路的车尘马迹,到亭前的呼船,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诗人通过春风、柳浪、斜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在情感上,诗人不仅怀念过去的繁华,更感受到现实的沧桑。长廊与苏碑的对比,折射出历史的变迁,令人感叹岁月无情。尤其是“春风柳浪凄迷景,忍几番舞泣歌怜”,将诗人的内心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无奈追忆。
最后,诗人在对江山的赞美中,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希冀。通过与自然的对话,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有优美的艺术表现,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自信与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时光的珍惜,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陌上车尘”指的是什么?
“春风柳浪凄迷景”中的“柳浪”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丰乐楼”在哪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吴湖帆的《高阳台 柳浪闻莺》这首诗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