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笔离手

《笔离手》

时间: 2025-04-29 03:44:07

诗句

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

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44:07

原文展示:

越管宣毫始称情,
红笺纸上撒花琼。
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白话文翻译:

这支毛笔在细腻的纸上写出情感,
在红色的纸上撒下如花的美丽。
都是因为长久使用,笔锋已然磨损,
无法再像王羲之那样在手中挥洒自如。

注释:

  • 越管:指越州的毛笔,越州以出产毛笔而闻名。
  • 宣毫:指宣纸制作的毛笔,宣纸是中国传统的书写用纸。
  • 红笺:指红色的纸张,常用于书信或诗词的书写。
  • 花琼:形容词,花似的美丽和晶莹的感觉。
  • 羲之: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典故解析:

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被后人推崇,尤其以《兰亭序》最为人知。在这首诗中,提到羲之,意在强调高超的书法技艺,表现出对书法艺术的向往和对自身技艺不足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涛,唐代女诗人,以其才情和书法闻名,曾在长安和成都活动,留下了大量的诗作。她的诗多描写女性的情感及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对书法的思考中,表达了对书写工具和技艺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书法的热爱和对自己技艺的自省。

诗歌鉴赏:

《笔离手》是一首集中表现书法艺术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毛笔、纸张及书法技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书法的热爱。开篇“越管宣毫始称情”,不仅描绘了毛笔的细腻,也隐喻了书法创作要倾注情感,才能有好的作品。而“红笺纸上撒花琼”则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书写时的意境,仿佛在红纸上洒下了美丽的花朵,生动地表现了书法的美感。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为感叹,表达了由于长久的使用,笔锋已然磨损,不能再像王羲之那样自如地挥洒,显示出一种自我怀疑与遗憾。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极为细腻,既有对书法的热爱,也有对技艺的无奈,深刻揭示了艺术创作过程中情感与技巧的辩证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越管宣毫始称情:越州的毛笔开始书写时,情感便流露出来。
  2. 红笺纸上撒花琼:在红色的纸上洒下如花般美丽的文字。
  3. 都缘用久锋头尽:都是因为长时间使用,笔的锋利度已磨损。
  4. 不得羲之手里擎:无法再像王羲之那样在手中自如挥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法的文字比作花琼,形象地表达了书法的美。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述书法创作的过程,表达了艺术创作中情感与技艺的关系,以及对技艺不足的自省和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管:象征高质量的书法工具。
  • 红笺:代表书写的载体,承载着情感和思想。
  • 羲之:象征书法艺术的巅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越管”指的是哪种工具?
    A. 毛笔
    B. 墨水
    C. 纸张
    D. 砚台

  2. 王羲之以什么著称?
    A. 诗歌
    B. 绘画
    C. 书法
    D. 音乐

  3. “红笺纸上撒花琼”中的“花琼”是指什么?
    A. 文字的美丽
    B. 花瓣
    C. 笔墨
    D. 纸张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传达了个人情感与艺术的追求。
  • 杜甫的《春望》: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反思,风格虽不同,但同样有深刻的情感。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两者都在意境上有较强的表现,但薛涛更关注个人情感与艺术技艺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两者在意境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对《笔离手》的详尽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相关查询

示添丁 解闷 将归山招冰僧 门箴 除夜 山中 冬行三首 蜻蜓歌(黄河中蜻蜓,其力小,犯险无溺) 叹昨日三首 风中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骨再肉 惊耳骇目 磕巴 杜渐防微 靑字旁的字 包含席的成语 张炎 乚字旁的字 寿征 压肩迭背 B2B 红军 飞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郊寒岛瘦 艸字旁的字 包含钢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