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3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8:20
杖策无言独倚关,如痴如醉又如闲。孤吟尽日何人会,依约前山似故山。
我独自倚靠在关口,手杖在手,默默无言,像是痴迷、醉酒,又像是在悠闲地消磨时光。整日孤独地吟唱,谁会来聆听呢?依稀望去,那前面的山就像是我曾经熟悉的故乡山峦。
作者介绍:韦庄是唐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生于公元841年,卒于918年。他的诗词以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著称,常抒发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及个人情怀。韦庄在政治上屡遭挫折,但他的文学成就却不容小觑。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韦庄晚年,正值其人生的低谷时期。他在政治上失意,内心感到孤独和无奈,因此以关口作为背景,抒发自己的孤寂与对过去的怀念。
《倚柴关》是一首充满孤独与思乡情怀的诗作,透过韦庄的笔触,读者能感受到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诗的开头“杖策无言独倚关”便设置了一个孤独的场景:一个人倚靠在关口,手持杖策,沉默不语,这种无言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接着“如痴如醉又如闲”三种状态的交替,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痴迷、醉心与闲适交织在一起,仿佛他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渴望有人能理解他的情感。
“孤吟尽日何人会”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整日的吟唱,竟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声,这份孤独与无奈让人心痛。最后一句“依约前山似故山”通过对山的描写,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前山的轮廓让他想起了曾经的家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孤独与思乡的情感,使读者深刻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无奈的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倚柴关》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诗中的“杖策”指的是什么?
“孤吟尽日何人会”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倚柴关》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