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4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40:54
素律初回驭,商飙暗触襟。
乍伤诗客思,还动旅人心。
蝉噪因风断,鳞游见鹭沈。
笛声随晚吹,松韵激遥砧。
地覆青袍草,窗横绿绮琴。
烟霄难自致,岁月易相侵。
涧柳横孤彴,岩藤架密阴。
潇湘期钓侣,鄠杜别家林。
遗愧虞卿璧,言依季布金。
铮鏦闻郢唱,次第发巴音。
萤影冲帘落,虫声拥砌吟。
楼高思共钓,寺远想同寻。
入夜愁难遣,逢秋恨莫任。
蜗游苔径滑,鹤步翠塘深。
莫问荣兼辱,宁论古与今。
固穷怜瓮牖,感旧惜蒿簪。
晚日舒霞绮,遥天倚黛岑。
鸳鸾方翙翙,骅骥整駸駸。
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感多聊自遣,桑落且闲斟。
初秋的律令刚刚回归,商风轻轻拂过衣襟。
突然间勾起了诗人的思绪,也触动了旅行者的心情。
蝉鸣因风而断,鱼儿游动时看到沉没的白鹭。
笛声伴着晚风吹来,松林的韵律激荡着遥远的砧声。
大地被青色的草覆盖,窗外横梁上挂着绿琴。
烟霭中的天空难以自控,岁月易如水般侵袭而来。
河涧的柳树横卧在孤舟上,岩石上的藤蔓架起密密的阴影。
在潇湘期待钓鱼的伴侣,在鄠杜离别的森林中。
遗憾的是虞卿的璧玉,依旧怀念着季布的金钱。
铮铮的琴声传来郢都的唱和,依次发出巴音的旋律。
萤火虫的影子穿透帘幕落下,虫鸣声拥挤着石阶吟唱。
高楼上思念一起钓鱼,遥远的寺庙中渴望同寻。
入夜愁绪难以排遣,逢秋时恨意难以放任。
蜗牛在苔藓的小径上滑行,白鹤在翠绿的塘边缓步。
不要问荣华与耻辱,宁愿谈论古今之事。
固然困窘怜惜瓮窗,感旧情惜惜蒿草的簪子。
晚日舒展出霞光,遥远的天空倚靠着黛色的山岑。
鸳鸾正翩翩起舞,骅骥整装待发。
未曾化成竹影的石门,空想着从谷中飞出的小鸟。
感慨多多聊以自遣,桑树落叶中悠闲斟酒。
韦庄(834年—910年),字子云,号少游,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流畅,情感细腻,尤其擅长词作。韦庄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诗中常流露出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的忧虑。
《三用韵》创作于唐末动荡的时期,诗人身处变幻莫测的时代,表达了对生活、友谊和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多样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用韵》作为韦庄的一首重要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以“素律初回驭,商飙暗触襟”引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初秋的景象。接着,诗人通过“蝉噪因风断,鳞游见鹭沈”描绘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入夜愁难遣,逢秋恨莫任”表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深刻地反映了内心的忧愁与无奈。而“蜗游苔径滑,鹤步翠塘深”则表现出一种随意闲适的生活态度,彰显了诗人对悠然自得的向往。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以对自然的描绘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悠然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诗中运用自然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外在景色,更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同时,诗中涉及的历史典故也增强了诗的文化深度,使其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诗人韦庄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潇湘”象征着什么?
“蜗游苔径滑”中的“蜗”指的是什么?
韦庄与李白的诗风各具特色,韦庄的细腻婉约与李白的豪放洒脱形成鲜明对比。韦庄多用自然景物表达情感,李白则常常以壮观的山水激发豪情。两者虽风格不同,却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以上是对韦庄《三用韵》的详细解析与鉴赏,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美妙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