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于飞乐 其二 又咏红鹦鹉

《于飞乐 其二 又咏红鹦鹉》

时间: 2025-05-07 22:32:52

诗句

更奇毛,难自秘,时乐名闻。

记湘州、尚炳遗文。

体金精,含火德,羽翼缤纷。

秦宫入后,锁深笼、一片红云。

想玉壶,曾浴处,色染灵芸。

正翩翩、琥珀缨裙。

语分明,情婉转,报主恩勤。

春多忆侣,喜丹丘、赤凤为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2:52

原文展示

更奇毛,难自秘,时乐名闻。
记湘州尚炳遗文。
体金精,含火德,羽翼缤纷。
秦宫入后,锁深笼一片红云。
想玉壶,曾浴处,色染灵芸。
正翩翩琥珀缨裙。
语分明,情婉转,报主恩勤。
春多忆侣,喜丹丘赤凤为群。

白话文翻译

这只红鹦鹉的羽毛更为奇特,难以隐秘,其乐趣和名声在时下广为人知。
我还记得湘州的尚炳遗留下来的文才。
它的身躯如金般精致,蕴含着火的特性,羽翼如彩云般纷繁。
入秦宫后被锁在深笼中,笼中却是一片红霞。
我想起那玉壶,曾经沐浴的地方,色彩染上了灵动的云彩。
如今它翩翩而舞,像琥珀做的缨裙。
它的声音清晰,情感柔婉,报答主人的恩情勤恳。
春天多想念伴侣,喜爱那丹丘上的赤凤群。

注释

  • 更奇毛:更为奇特的羽毛。
  • 时乐名闻:在当时非常快乐,名声显赫。
  • 湘州尚炳:指湘州的尚炳,著名的文人。
  • 体金精,含火德:形容鹦鹉的身体如金般精致,内含火的特性。
  • 秦宫:古代宫廷,象征权威和奢华。
  • 锁深笼:被禁锢在笼中,象征失去自由。
  • 玉壶:一种美丽的器物,象征高雅与纯洁。
  • 琥珀缨裙:比喻鹦鹉的羽毛如琥珀般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字秉文,号云庵,晚号静庵,著有《云庵诗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关注自然与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于自然与生活情感的追求,作者通过对红鹦鹉的描写,寄托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于飞乐 其二 又咏红鹦鹉》是董元恺对鹦鹉生动形象的刻画,诗中不仅展现了鹦鹉的美丽与自由,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束缚与离别的感慨。开篇提及鹦鹉的羽毛,强调其独特的美感,暗示其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接着,诗人回忆湘州的尚炳,展现出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

“秦宫入后,锁深笼一片红云”,这一句充满了隐喻,鹦鹉的美丽被禁锢在笼中,象征着在权力与奢华背后,生命的自由受到压制。后面提及的“玉壶”和“琥珀缨裙”,则是对美的追求与向往,突显了生命的灵动与多彩。最终,诗人以“春多忆侣”收尾,表露出对伴侣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更奇毛,难自秘,时乐名闻:鹦鹉的羽毛更加奇特,隐藏不住其美丽,在当时名声显赫。
  2. 记湘州尚炳遗文:提到湘州的文人尚炳,表明对文化的尊重。
  3. 体金精,含火德,羽翼缤纷:鹦鹉身形如金,内含火的品质,羽毛色彩斑斓。
  4. 秦宫入后,锁深笼一片红云:被关在笼中的鹦鹉,笼中似乎满是红色的云彩,象征着美丽与束缚。
  5. 想玉壶,曾浴处,色染灵芸:想起美丽的玉壶,和曾经沐浴的地方,色彩如灵动的云彩。
  6. 正翩翩琥珀缨裙:鹦鹉如琥珀般美丽,舞动的姿态如同缨裙飘舞。
  7. 语分明,情婉转,报主恩勤:鹦鹉的声音清晰,情感柔和,回报主人的恩情。
  8. 春多忆侣,喜丹丘赤凤为群:春天时多怀念伴侣,喜爱那丹丘上的赤凤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鹦鹉的羽毛比作红云,展现其鲜艳与美丽。
  • 拟人:鹦鹉有情感,能够“报主恩勤”。
  • 对仗:如“语分明,情婉转”,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鹦鹉为主线,结合对美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伴侣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感伤。

意象分析

  • 红鹦鹉:象征美丽与自由,代表了生命的灵动。
  • 金精与火德:象征珍贵与热情,暗示鹦鹉的特性。
  • 秦宫与深笼:象征权力与束缚,暗示对自由的渴望。
  • 玉壶:象征高雅与纯洁,代表诗人的审美追求。
  • 春天: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暗示对伴侣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红鹦鹉的羽毛在诗中比喻为什么? A. 红云
    B. 玉壶
    C. 琥珀

  2. 诗中提到的湘州尚炳是? A. 一种鸟
    B. 一个文人
    C. 一个地方

  3. 诗人对鹦鹉的态度是? A. 赞美与向往
    B. 忽视
    C. 憎恨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鹦鹉歌》:同样以鹦鹉为题材,表达对自由与美的向往。
  • 《春望》:借春天表达对生命与美好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表现孤独与自由的感受,与董元恺对鹦鹉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具哲理性,后者则专注于生命之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作者:王某某,出版社:某出版社。
  • 《古诗词鉴赏辞典》,编者:某某,出版社:某出版社。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蔷薇 满庭芳 赠赵抱玄 满庭芳 攒三拆字 满庭芳 秋遣 满庭芳 立门户内持 满庭芳 秋日感怀次仰翁韵 满庭芳 赠于九皋先生 满庭芳 赋得缅怀周恩来次淮海韵 满庭芳 满庭芳 赠武功薛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贞梦 福地 克字旁的字 随陆无武,绛灌无文 超车 艺高人胆大 筀竹 屎流屁滚 切切在心 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臼头深目 頁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进退可度 人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