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1:31
满江红 午日舟中书感
作者:吴重憙 〔清代〕
江水东来,正艾绿榴红时节。拴一幅蒲帆安稳,津头鼓发。五日龙舟瓜步水,二分蛾样扬州月。苦奔波六十又三年,从谁说。棠棣树,中年折。糟糠偶,老年绝。有多少黄粱待煮,梦魂仍热。鸿雁一行呜咽雨,鳏鱼两鬓鬅鬙雪。为何人挥洒向平芜,盈腔血。
江水从东边流来,正是艾草翠绿、石榴红艳的时节。我将一幅蒲帆安稳地系住,津头的鼓声响起。五天的龙舟在水面上划行,像两分的蛾子在扬州的月光下翩翩起舞。苦苦奔波了六十又三年,这又是谁在诉说呢?棠棣树在中年时折断,糟糠的伴侣在老年时绝了。多少黄粱美梦还未实现,梦的魂魄依然热烈。鸿雁在雨中呜咽,一行行飞去;而我鬓角已是白雪,犹如鳏鱼。为何有人在平坦的田野上挥洒鲜血,心中满腔的热情?
作者介绍:吴重憙,清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风格独特,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与人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作者舟中,感慨人生的辛酸与岁月的流逝,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吴重憙的《满江红 午日舟中书感》是一首兼具抒情与叙事的诗作。诗中通过江水、龙舟、艾绿榴红等意象,展现出春夏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诗人却在其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苦涩。开头的“江水东来”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苦奔波六十又三年”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总结,表现出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诗人用“棠棣树、中年折”来象征人生的脆弱与无奈,而“糟糠偶、老年绝”则揭示了伴侣的失去与孤独的感受。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奋斗。
最后一句“为何人挥洒向平芜,盈腔血”,发出对生命意义的拷问,抒发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与愤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探讨了人生的苦涩与无奈,从个人的奋斗与梦想入手,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