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4:33
如梦令 其二
作者: 宋琬 〔清代〕
织女黄姑月月。偏受天公磨折。正尔拜双星,蓦地燕南越北。新月。新月。乍缺乍圆似妾。
在每个月的时节,织女和黄姑(指的是天上的星宿)总是相会。然而,她们却偏偏受到天公的磨折。正如她们向双星(指的是牛郎织女星)叩拜,突然之间,燕子南飞北归。新月啊,新月啊,时而缺失,时而圆满,仿佛就像我这妾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牛郎织女的故事源自《诗经》等古籍,传说中每年七月七日,牛郎和织女才能在鹊桥相会,象征着爱情的坚贞与离别的无奈。
作者介绍:
宋琬,清代女词人,其词风清丽婉约,常以女性的视角描绘爱情与生活,具有独特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之际,女性开始在文学上获得更多表达的空间。诗中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如梦令 其二》以织女和黄姑的形象开篇,直指女性的命运与爱情的脆弱。这首词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隐喻了爱情的无常和人生的变幻。诗中的“乍缺乍圆”不仅描写了月亮的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在情感生活中时常经历的波动。在“正尔拜双星”中,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但随之而来的“蓦地燕南越北”则透露出一种失落感,暗示着追求爱情的艰难与不可得。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爱情的期盼,也有对命运无情的感叹,展示了清代女性在文学中的独特声音和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天上的星宿和月亮的变化,探讨了爱情的无常与命运的捉弄,表达了女性在爱情中既渴望又无奈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织女”象征什么?
A. 勤劳
B. 爱情
C. 美好
D. 以上皆是
“乍缺乍圆”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固执
B. 无常
C. 冷漠
D. 绝望
本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时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宋琬的词更注重于对命运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而李清照则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表现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独特视角与深刻思考。